-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职业是人生不要设计去领悟
如果对袁凌没有太多了解,只看他职业道路步步高升的履历,你会判断他是一个学习能力和目标感很强的人。作为70年代生人,深造和创富浪潮中的每个热点,袁凌都没有放过。
商学院的概念刚刚兴起时,袁凌以740分的GMAT高分和几乎满分的TOEFL成绩获得了雷鸟全球管理学院MBA的全额奖学金,并以“杰出毕业生”(比例占毕业生人数的5%)荣誉毕业。毕业后他成为BetaGammaSigma(美国优秀商学者荣誉协会)成员,进入一家美国小型私募基金工作。后来,他做过投行、咨询,也进入过孕育了大批顶尖人才的IBM。2010年,袁凌成为贝立兹进入中国12年来第一位中国籍的大中华区总经理,负责管理一家拥有135年历史培训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经营活动。到2012年,他让贝立兹的业务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健康成长。
很难想象,手中有这么多筹码的人,也曾在职业选择上走过6年多的弯路,几乎把一切推倒重来。回顾往昔,袁凌说:“中国有很多管理者喜欢造神,喜欢把自己装成完美无缺来保持自己的权威性。但实际上,这个神话早就破灭了。”
职业规划不是因果命题
袁凌生在一个艺术气息浓郁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芭蕾艺术家,母亲是前国家女子体操队教练。袁凌自己也曾经是国标舞上海市团体冠军成员。家庭的熏陶让袁凌后来的从商方式与行事严谨的职业经理人有一点不同,既自信,又灵活,也带有一丝特立独行的味道。
袁凌小时候几乎是一帆风顺,总是自信满满。父母的职业成就斐然,让袁凌在潜意识中觉得成功是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自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因为父母价值观比较传统,信守中国的教育观念:对自卑的孩子多鼓励,对自负的孩子多打击。父母常常想按住袁凌不断冒出的自信,叮咛他不要锋芒太露,不时提点他:“要中庸!中庸!”可袁凌一点儿都不放在心上。
袁凌的书读得好,虽然并不是班上最好的,他认为:能稳当地实现下一个目标就算成功。从重点中学到重点大学,袁凌把这看做理所当然。
1994年袁凌从大学英语系毕业,进入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的国际事业部做海外市场营销。学非所用,他工作得并不顺利。袁凌主动去夜校补习营销知识,但工作6年后他仍然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袁凌开始发现自己对一些价值链的环节缺乏掌控,成本与利润核算不时出现偏差,想赚的钱赚不到。他多年的自信心因此备受打击:“人总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特别是当知道了问题在哪儿,还依然不能做好的时候。”
彷徨之下,2000年,袁凌决定辞职赴美留学,他选择了全美商学院中国际管理专业排名第一的雷鸟全球管理学院。这里的几位前辈和同学令袁凌看到了人外有人,“在商学院读书时,聪明与不聪明的分水岭在于你能否在嘈杂的背景中找出精确的线索,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并且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别人确信这种分析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合理的。”在学习中摆正了心态,由此袁凌才觉得自己真正开始了职业发展的第一步。
光鲜带不来归属感和成功
“我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而是一路在认识自己中悟过来的。”有些人在进入职场之初就目标明确,并且能一直坚持下去。有些人则要在日常繁琐的工作中不断调整,甚至先走一些弯路。MBA课程给了袁凌一个对企业管理全面理解的视角,学到了全新的学科。袁凌也因此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国际综合管理,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但MBA毕业后,袁凌并没有认真打算一下做什么行业,从什么切口进入,得以让自己走上“综合管理”的道路。而是先选择了一条满足自己“自信心”的职业——去做私募基金。回头看去,袁凌做出这个决定好像在做一道数学题,结果是一个“最优性价比投资”。
“我那时有些心高气傲,觉得如果不去投行就应该去四大,因为这些行业听着很光鲜。”袁凌选择去了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小型私募基金,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兼并收购后的项目管理和运营流程再造。
“我觉得这是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但是风光从现在看来变成了教训。”投行和私募基金在招聘时往往只公开主业方向,求职者对公司情况了解甚少,入职后袁凌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对被收购公司做管理整合。由于基金在所投资的公司中没有控股权,袁凌对收购公司的管理层和项目的影响很有限。一旦提出解决方案,触及到实际管理方的利益,便会产生不少矛盾。
慢慢地,袁凌对投行本身的业务也产生了质疑。这家私募基金是投资电子商务起家,赚得第一桶金后,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泡沫,开始进行多元化投资,并向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发展。但公司非相关衍生的多元化战略意味着要进入很多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从林业、畜牧业、地板业到家具业,无所不包。其中,一些资源类的投资项目受到当地政府和法规影响,很大程度上要靠合作伙伴的管理人员去经营,管理方难免抵触,袁凌设计的许多管理方案不能落实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