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是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的示意图。 1993年,Bart等人作了超声引导与传统解剖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第一个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在1230个病例的研究中,超声引导穿刺的穿刺成功率达到了100%,一次成功率为78%,穿刺时间平均为9.8秒,误穿颈动脉的概率为1.7%,均大大低于传统穿刺技术。因此认为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将引领中心静脉置管的未来。 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同样也分为平面内技术和平面外技术。 所谓平面内技术,是指针与探头在同一平面内,穿刺过程中可全程观察到针的穿刺路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纵切面。 所谓平面外技术,是指针的方向与探头垂直,看到的图像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横断面。针尖不能很好地显影。 超声引导应用于中心静脉置管主要用于2个方面,一是进针前评估,二是进针过程实时引导。 超声用于进针前评估,主要表现在可以清晰观察静脉走行、直径、宽度、深度、血流情况,有无解剖变异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解剖位置。其次还可测量穿刺点至静脉的距离。 超声下可清楚地看到动静脉的位置关系。右边这张图的颈内静脉正好位于动脉上方,如果盲穿的话,进针略深就会伤及动脉。 超声下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静脉瓣。 这是能量多普勒图像,当探头压迫时,静脉可被压扁。 这是多普勒频谱图像,颈总动脉显示脉冲式血流信号,并可听到呼呼的响声。而颈内静脉显示血流信号连续、低速,随呼吸而变化。 超声下我们可以测量静脉的深度以及静脉的直径。 值得一提的是,超声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静脉血栓。在正常静脉,管腔内为无回声,可压闭。如果有静脉血栓的话,超声下显示管腔内有低回声不能被压闭。 超声实时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走行情况,可观地看到穿刺针刺入静脉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这张是动态的录像,在横切面显示针尖如何进入颈内静脉,使用的是平面外技术。 进针过程实时引导 1、超声实时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走行情况 2、可以直观地看到穿刺针刺入静脉内 3、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针尖进入静脉(平面外技术:横断面) 针尖进入静脉(平面内技术:纵切面) 改 良 Seldinger 技 术 钢丝在静脉腔内扫描 横 断 面 纵 切 面 导管在静脉腔内扫描 超声引导婴幼儿股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下的动脉置管 把超声探头放入一个预先加入耦合剂的无菌护套内。 抚平探头表面上的护套,以免有皱褶或者残留的空气妨碍密切接触。 在探头上缠一条橡皮筋来避免探头在超声检查时移位。 在皮肤上应用无菌耦合剂(或碘伏),以消除探头和皮肤之间的残留空气。 无菌探头的准备 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操作(平面内) 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操作(平面外) 操作注意事项 穿刺时需保持头低位20°,使静脉充盈。 由于穿刺针和超声探头的压迫,静脉容易塌陷, 给穿刺带来困难。因此超声探头应轻触皮肤。 若进针已超过静脉深度还未抽吸到血液, 即缓慢地边吸边退, 直至回抽到血液。 静脉具有可压缩性。 如果不能被压缩 ── 不要硬压!! 因为可能是 ── 动脉、栓塞的静脉或者淋巴结! A V 进针方向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神经 操作误区: 只要看到了静脉,就不需要讲究穿刺点, 对准穿就一切 OK ? 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平面内与平面外两种技术均可行。 利用平面外技术时皮肤到血管的穿刺距离较小,穿刺路径与血管长轴方向平行。 经正中偏外侧入利用平面内技术进行穿刺。在置管时推荐将超声探头斜放,在此平面内进针置入导管。 平面内 VS. 平面外 确定目标血管 确定尺寸, 位置 明确异常的解剖结构 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焦虑 减少穿刺失败率和相关的并发症 超声引导技术的优点 CHEN WANG M.D. wangchen1791@163.com 各位同道,下午好,下面由我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超声引导在血管穿刺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我敢肯定在座的各位同道在这方面都各自有着丰富的经验。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传统上都采用“盲穿法”,以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为例,它的穿刺径路多达 13 种。但是都属于盲穿法,这就像盲人探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方便。 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多采用胸锁乳突肌三角定位,但如果遇到小儿、或者病人肌肉薄弱的,就会带来一些定位上的困难。 肥胖患者颈部解剖标志不易识别,也是穿刺困难的原因之一 还有些医生喜欢采用动脉搏动定位的方法,那么在遇到严重休克的病人,动脉搏动微弱,甚至摸不到动脉,也会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此外,颈部畸形、颈部僵硬、插管部位有外科手术史以及高度驼背,无法平卧等因素也都是穿刺困难的原因。 这是一张横断面的右颈内静脉的解剖变异图,可以看到颈内静脉的走行也是变化多端的,变异率可高达近60%。 从解剖变异的角度上说,颈内静脉的位置变异相当常见。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以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分流职员申请表标准模板.docx VIP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We're Family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肺保护管理策略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基于临床实践出血性疾病动态危急值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绘本《我家是动物园》.ppt VIP
- 广州数控GSK928TF 车床数控系统 使用手册 速印版2009-5-13.pdf
-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局长在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VIP
- 西双版纳林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年回收5000吨废铅酸蓄电池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