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病理学(第9版)一、细菌性疾病(一)脑膜炎(二)脑脓肿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可引起流行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原体 脑膜炎双球菌 2.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 3.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4. 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少年2%~3%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发病机制】不发病或局部轻度炎症(带菌者 )鼻咽部脑膜炎双球菌经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免疫力 细菌咳嗽、喷嚏细菌繁殖内毒素菌血症或败血症机体抵抗力蛛网膜下腔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脑脊膜繁殖、播散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病理变化】1. 上呼吸道感染期 黏膜充血水肿、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 败血症期 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斑),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3. 脑膜炎症期 化脓性炎症。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 大体(1)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的脓性渗出物,沿血管分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体)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镜下 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脑实质一般不受累流行性脑脊髓炎(光镜)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临床病理联系】脑膜刺激症状屈髋伸膝征(+);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颅内压升高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小儿前囟饱满。脑脊液的改变压力升高、浑浊或脓性、脓细胞多、蛋白含量高、糖减少、培养可检测到脑膜炎双球菌。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结局和并发症】1. 大多数痊愈:及时治疗及抗生素广泛应用2. 转为慢性并出现并发症: 脑积水: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 颅神经受损麻痹: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 脑底脉管炎致血管阻塞:脑梗死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1. 爆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起病急,病情凶险多见于儿童脑膜炎轻,但严重的败血症(内毒素)周围循环衰竭(DIC)和休克皮肤广泛性出血点及瘀斑 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病理学(第9版)(一)脑膜炎2. 暴发性脑膜脑炎波及软脑膜下的脑组织主要是内毒素作用使得脑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脑组织瘀血和大量浆液渗出,进而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急骤升高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伴惊厥、昏迷或脑疝形成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病理学(第9版)二、病毒性疾病1.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种类繁多;2. 疱疹病毒、虫媒病毒、肠源性病毒、狂犬病病毒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1. 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 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0岁以下儿童为多。3. 多在夏秋季流行,蚊子是传播媒介。4. 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1. 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嗜神经性RNA病毒)(2)传染源:患者、感染的家畜及家禽(3)传播媒介:蚊子(4)传播途径 动物 动物 人(儿童)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1. 病因及发病机制内皮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病毒血液隐性感染(免疫力 ) 病毒血症神经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和体液免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损伤 + 抗体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2. 病理变化 病变广泛累及脑脊髓实质(1)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2)小脑皮质,丘脑及桥脑次之(3)脊髓病变最轻,常仅限于颈段脊髓 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2. 病理变化大体(1)软脑膜充血(2)脑水肿(3)脑回变宽,脑沟窄而浅切面:粟粒或针尖大小的半透明软化灶,境界清楚,弥漫分布或聚集成团流行性乙型脑炎(筛状软化灶)病理学(第9版) 流行性乙型脑炎 2. 病理变化镜下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 充血、脑水肿、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套病理学(第9版) 流行性乙型脑炎 2.病理变化镜下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质内出现空泡及核偏位,卫星现象与噬神经细胞现象噬神经现象卫星现象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2. 病理变化镜下 筛网状软化灶形成: 灶状液化性坏死,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分布广泛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2. 病理变化镜下胶质细胞增生:小血管旁、坏死神经元附近,小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结节 病理学(第9版)流行性乙型脑炎3. 结局和并发症(1)高热、全身不适(2)嗜睡、昏迷(3)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搐、痉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4)脑水肿,颅内压升高(5)脑疝(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