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规范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规范;2013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 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而制定的标准叫做行业标准 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的标准 卫生行业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WS/T 433-2013 ;; 随着社会经济及护理专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的治疗工具的出现,静脉治疗护理操作已由一项单一的技术操作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知识与实践的专业领域,已成为护理专业中的二级学科。;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输注8瓶液体 一年输注104亿瓶 我国80%的住院患者接受输液治疗 85%的护士〉75%的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 ;;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广口瓶 玻璃瓶 软袋; 头皮钢针 (单次、采血) 静脉留置针(72-96h) 中等长度导管(2-4w) 中心静脉导管(2-4w)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终身带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1年) ;PICC置管 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必要性 缺乏全国统一的输液治疗护理行为标准 紧迫性 新技术出现亟需相关标准指导护士实践行为 临床意义 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 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 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指南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权威: 全国1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名静脉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专家组成编制组 ★科学严谨:严格按照专家会议法为主,结合现场调研及函询的方法学进行编撰工作;历时一年余,查阅、参考了大量文献和专业书籍 ★符合国情: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近60所二、三级医院进行相关调研 通过10余次的讨论、修改、形成本标准; ★适用性:最低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 ★指导性:条款简练 ---把握大原则,不宜过细 ★科学性:遵循标准制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科学依据,用词精准、符合国情 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 ;可: (may) 不必: (need not) 宜: (should) 不宜: (should not) 应:(shall) 不应:(shall not) 必须、推荐建议、可以允许 ;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基本要求 6 、操作程序 7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8 、职业防护;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 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009年3月2日发布,2009年9月1日实施)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提出,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 ;1、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 2、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 ; 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