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论与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时论与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07芷第23卷第6期 清末时论与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 王刚,李光伟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是清末十年间较为典型的民变.通过报刊时论对这次民变的报道,可以从一个剖 面窥见清末山东地方社会官绅的腐败,山东谘议局新旧势力的冲突以及清末新政赖以推行的地方社会基础之瓦解, 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夜的地方社会状况.同时借这次民变,进一步认识清末时论关心民瘼,针砭时 弊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清末时论;莱阳海阳抗捐斗争;山东谘议局 中图分类号:K2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40(2007)06—0106-03 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以下简称莱海抗捐斗争)是 清末十年问,在全国各地爆发的农民抗捐税斗争中规模 最大,坚持时间最久的一次,和湖南的长沙抢米风 潮并称为震惊清廷的两大事变.莱海抗捐斗争爆发后, 全国舆论界大哗,连篇报道斗争的前因后果,抨击官绅勾 结,官府纵兵扰民及山东谘议局守旧势力,充分发挥清末 时论针砭时弊的作用. 一 ,对莱海抗捐斗争原因的报道 (一)自然灾害与粮价上涨 1910年莱阳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春天天降大 霜,麦苗尽枯,农民无力缴捐.[1]入夏之后,先旱 后雨雹,将青黄不接之稼禾损伤甚多.[2已成凶年之象 的莱阳,乡间室如悬磬者十房八九,啼饥之声惨不忍 闻.[3海阳天气久旱不雨,鼠疫流行.伴随天灾的威 胁,粮食价格出现多年罕见之高,莱阳县谷子一斗, 大钱一千二百文;高粱一斗,二千八百文;玉米一斗, 三千一百文;麦子一斗,三千三百文.[](P6当时烟台 的米荒形势十分严峻,周边省份也不能接济,烟台各种 粮食,即丰年亦不敷用,向恃东三省之粮为接济,今奉 天禁运,是不啻绝登莱数十百万之生命也.查现在本地存 粮,仅数十天半月,半月之后,即钱浮于粮,必发生不 堪设想之风潮……烟台已有十日南米一粒未进,乞籴之 举,舍东省莫属……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粮食价格的上 涨加剧莱海地方社会矛盾,民变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民 生之窘蹙,人心之杌陧,譬犹炸裂之药遍布室中,爆发 之期但需时日.…(P654 (二)苛捐杂税名目繁多 莱阳地区的正税征收情况是,正供五两征收制钱二 干六百八十四文,外加二百八十四文,铜元作六折扣算 f71.但朱槐之自1908年任莱阳知县后,私改铜元与制钱的 折兑率,由原来的六折改为按五折扣算.此外,莱阳民 众还承受种种苛捐,大致有:农田捐,种麻一亩,勒 捐大钱五千文,花生每亩大钱四千文,沙参每亩大钱三干 文,地瓜,芋头,菜蔬等类无不有捐;房屋捐,民 房每间每月纳铜元五枚,商房每间每月纳铜元二十枚 [8] .人口捐,人口男女月纳铜元三枚;奴仆倍之; 牲畜捐,骡马每头年纳制钱六干,牛驴半之[9j;契 纸捐,契纸每亩大钱五百文,外加乡约钱二百文[]; 瞎子捐每人捐钱两吊;庙产捐在提了三成之后不顾僧道不 满又提三成;文庙捐,大社捐大钱三百三十六千,中 社捐大钱一百二十四千,小社捐大钱一百一十二千[1o] (PIP8).官府对民众严征逼缴,民间稍一迟误,则非刑 随之…8.海阳县原来的正税征收情况是:正供一两外加 大钱三百十六文,铜元按折计算.方奎任知县后私改纳税 定制,以制钱,铜元各半完纳,无制钱则必加数,每 两须纳铜元京钱五吊五百八十四文[引.海阳县民众承担 的苛捐大致有:田亩捐,花生每亩大钱四千文,烟叶 每亩大钱三千文,地瓜,芋头每亩大钱二千文;粮草 捐,买卖粮草值十抽;房屋捐,惟商家出之[7]; 店铺捐分三等,上等年抽京钱二十四千文,中等年抽京 钱十四千四百文,下等年抽京钱七千二百文;此外还有 马差,饬吏役督同总约向四乡花户,每骡马一头匹,勒 索京钱一千至一千二百文等[1(P143).综上可见清末莱海 地区苛捐病民之严重. 作者简介:王刚(1981-),男,山东昌乐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6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 106? (三)官绅朋比为奸 莱阳县劣绅素有三害二蠹之称.三害即王 圻,王景岳,于赞扬;二蠹指张相谟,葛桂星. 以王圻为代表,依仗其兄王坊的势力,与福源,蚨祥义, 德和包揽全县钱粮赋税.于赞扬家实际上是地方小衙门, 凡讼师讼棍,无不奔走其门,乡民有讼事,但贿嘱于 某,无不胜者.[](P1)此外,王圻,王墀,于赞扬等 乡绅私自将莱阳县用于储粮备荒的社仓积谷卖掉,私吞巨 款民众提起王,张,高,于诸劣绅则怒目切齿, 于王景岳,于赞扬怨毒尤甚._】21910年春,莱阳民众 在面临灾荒和苛捐的情况下与官府围绕社仓积谷问题矛盾不 断加剧,激成民变,莱民之激变,徒以不堪污吏劣绅 之胶削,呼吁无门,不能自达,穷无复之_6_(P657.1910 年海阳粮荒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