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3.11 岩石的坍散宽度和高度 (1)在抛掷爆破中(图6-16),最大的坍散宽度x和高度y (2)抛掷爆破时垂直于抛掷方向的最大宽度B(m) 图6-13 抛掷爆破中坍散宽度与高度示意图 (3)在抛坍爆破中,岩堆的坍散高度和宽度 当坡脚地面坡度小于90°时 当坡脚地面坡度等于90°时 6.3.12 不逸出半径(W逸)的临界值 ①为使不逸出方向的岩体不致受到破坏,当采用中间性和缓和性炸药时 如果采用烈性炸药时,则 ②如果不逸出方向为良好的临空面,在爆破中易遭破坏时为确保侧面或山后不破坏和路基不致炸毁形成坍方,此时不逸出半径按下列计算: 对于中间性和缓性炸药 对于烈性炸药 ③当不逸出面可以破坏或松动,但不允许抛掷时,用下式计算 6.3.13 爆破区安全距离的确定 (1)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r石 (2)爆震的安全距离 1)爆破对基岩的破坏或爆震对井巷工程的安全距离r震 2)爆震对地面建筑的安全距离r震 (3)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r气 (4)抛掷的最大高度 6.4 综合爆破方法 6.4.1 综合爆破的内容及特性 (1)钢钎炮(眼炮) (2)深孔爆破 垂直孔的深度 图6-14 垂直和斜炮梯断面 图6-15 炮孔布置立面图 斜孔的深度 炮孔间距 底板抵抗线 (3)微差爆破 (4)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 光面爆破是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 第6章 石质路基爆破施工 6.1 炸药与起爆方法 6.1.1 炸药的性质 ①氧平衡性 ②敏感性 ③湿度 ④爆力 ⑤猛度 6.1.2 炸药种类 (1)起爆炸药 (2)主要炸药 ①黑色炸药 ②梯恩梯 ③胶质炸药 ④硝铵炸药 ⑤铵油炸药 ⑥浆状炸药 ⑦乳化油炸药 6.1.3 起爆材料与起爆方法 (1)雷管与电力起爆方法 1)雷管的构造 2)电雷管的主要指标 ①电阻 ②最大安全电流和准爆电流 3)电力起爆法 (2)导火索与火花起爆法 图6-1 雷管的构造 1—雷管壳;2—副装药;3—正装药;4—加强帽;5—电器点火装置;6—滴状引燃剂;7—密封胶和防潮涂料;8—延缓剂;9—窝槽(集能槽);10—帽孔 (3)传爆线与传爆线起爆方法 (4)塑料导爆管及非电起爆方法 6.2 爆 破 原 理 6.2.1 药包在无限介质内的作用 ①压缩圈 ②抛掷圈 ③松动圈 ④振动圈 图6-2 分集药包示意图 图6-3 爆破作用圈示意图 图6-4 倾斜地形爆破漏 斗示意图 6.2.2 药包在有限介质内的爆破作用与爆破漏斗 6.2.3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的特性 (1)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与体积计算 ①倾斜、水平和多面临空地形 ②凹形垭口地形 图6-6 倾斜边界条件爆破漏斗形成过程示意图 a)形成空腔阶段;b)鼓包阶段;c)岩土飞扬阶段;d)崩塌阶段;e)坍滑阶段(陡峭地形时) (2)药包在多边界条件下的主要搬运作用 ①上抛作用 堆积高度 堆积距离 爆破漏斗体积V0 ②崩塌作用 ③坍滑作用 A.爆破安息角θ B.坍滑作用力的分析 a)药包布置 b)滑体受力 图6-7 横断面药包布置示意图 图6-8 岩石的安息角与自然地面坡度示意图 C.坍滑作用与抛掷率的关系 图6-9 药包仅起破碎作用时坍出率与自然地面坡度的关系曲线 1—θ=35°,ξ=1.3;2—θ=40°,ξ=1.3;3—θ=35°,ξ=1.5 ④侧抛作用 6.3 爆破设计参数的确定 6.3.1 单位耗药量K值 6.3.2 炸药换算系数e值 6.3.3 堵塞系数d d在1~1.4范围内选用,一般d=1。 6.3.4 自然地面坡度α 量取方法 ①地面顺直时,直接量取自然地面坡度。 ②地面呈凸形时(图6-10),可取 (图中虚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③阶梯形地面或地面向内凹时(图6-11),地面坡度按下式计算 图6-10 凸形地面时α值的量取 图6-11 地形变化较大时α值的量取 a)阶梯地形;b)地面向内凹地形 6.3.5 抛掷率E ①在平坦地形,根据实际抛掷每立方米土石所用药量最小的经验,土的最佳抛掷率E=80%~95%,岩石的最佳抛掷率E=70%~85%。 ②在斜坡地形和多面临空地形,最佳抛掷率一般E=65%~75%。 ③斜坡地形的半路堑,由于坍滑作用,抛坍率的多少与药包性质关系不大。按抛坍爆破经验,最佳抛坍率可按下式计算 6.3.6 爆破作用指数n值 6.3.7 压缩圈半径R压 对于路堑 在试布药包过程中,可取 对于半路堑 6.3.8 破坏作用半径R、R下、R上 对于半路堑 6.3.9 药包间距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