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八单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高速钢的化学成分 C 定比碳经验规律设计→ 最大二次硬化效应 C%=0.033%W + 0.063%Mo + 0.20%V + 0.060%Cr →合金元素之间的相对控制法.必须解决成分-性能间 数学模型,控制参数的数值范围。 一般高速钢含C量0.7%~1.65%。(质量分数) 作用 规律 C↑: ↑硬度,但↓熔点,易过热; ↑K量, ↑不均匀 性; ↑AR→ ↑回火次数; ↓σ和KU W Mo 钨是钢获得红硬性的主要元素。M6C型K, 淬火加热(~1300℃): 约1/2溶入A→ 快冷M(高回火稳定性)→高温回火→回M (析出极高硬度、高弥散、与M共格的W2C) →二次硬化。(未溶的 M6C细化A 、↑耐磨性) W↓↓热导率→钢导热性差 钼和钨相似, 1%Mo可取代1.5%~2.0%W Cr Cr 加热时全溶,保证钢淬透性 ,4%Cr 。 改善抗氧化能力、切削能力。 Co Co 可显著提高钢的红硬性, 5%、8%和12% 三个级别。 但↓钢韧性、 ↑钢脱碳倾向。 微量 元素 微量氮增加硬度和热硬性,一般~0.10%。 稀土可明显改善热塑性,↓硫在晶界的偏聚。 V V 显著↑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细化晶 粒,↓过热敏感性。以VC存在。 鱼骨状莱氏体(Ld)、黑色组织 (δ共析体等)和 白亮组织(M+AR) W18Cr4V钢的铸态组织(400×) 3.高速钢的铸态组织 莱氏体 δ共析体 M+残余A W18Cr4V铸态组织 420 ? 锻造:鱼骨状碳化物不能用热处理来消除,只能依靠反复多次锻打来击碎。 K不均匀性 结果 ①各向异性; ②形变时易应力集中开裂; ③热处理工艺性变坏 关键是 必须经 过正确 的锻造 控制终锻温度; 用合适的锻压比; 锻造时先轻锤快打, 后重锤锻打; ? 锻后要缓慢冷却; 锻后进行退火。 ? W18Cr4V锻造组织 210 ? 4.高速钢的热处理 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较复杂,其预备热处理为锻造后球化退火,最终热处理为1220~1280 ℃淬火+三次550~570℃回火. (1)球化退火:消除应力,调整组织,降低硬度,便于机加工, 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W18Cr4V钢的退火组织 退火后组织: S+30%K,200~250HBW,易切削 淬火目的: 获得高合金元素含量的马氏体。因此淬火温度高(1200℃)。 特点:预热,高速钢导热性差; 加热温度高:高速钢淬火温度是在不发生过热的前提下,淬火温度越高越好 。 (2)淬火 预热: 高速钢工具一般在高温盐浴炉中加热,速 度较快,常采用一次或多次预热 为什么? 预热有什么作用 ? 高速钢导热性差,加热温度又高,预热 — ① ↓淬火加热过程中的变形开裂倾向; ② 缩短高温保温时间,减少氧化脱碳; ③ 准确地控制炉温稳定性。 可采用一次预热和二次预热。 思考题: 高速钢Ac1 在820~840℃范围,但其淬火加热温度必须在Ac1 + 400℃以上, 为什么? 为了在加热时获得高合金的奥氏体,淬火后获得高合金的马氏体,具有高的回火稳定性,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硬性。 高速钢中的合金碳化物比较稳定,必须在高温下才能使其溶入奥氏体,淬火温度一般较低合金刃具钢要高得多,必须在Ac1+400℃,一般为1220~1280℃。 淬火态 加热时,K溶解顺序为: M7C3\M23C6型在1000℃左右溶解完 → M6C型在1200℃时部分溶解 → MC型比 较稳定,在1200℃时开始少量溶解。 过热 过烧 欠热 T 淬过高,晶粒长大,K溶解过多,K发生角状化;奥氏体中合金度过高,冷却时易在晶界上析出网状K。 温度再高 → 晶界熔化 → 铸态组织特征,主要为鱼骨状共晶莱氏体及黑色组织。 淬火温度较低,大量K未溶, 且晶粒特别细小。 淬火温度:精确控制 可以从金相组织上初步判断工艺因素 金相组织 正常淬火组织(400X) 欠热组织(400X) 过热组织(400X) 过烧组织(200X) . 淬火后组织: M+未溶碳化物(~10%)+AR (~20%) W18Cr4V钢的淬火组织 目的:主要为减少AR。稳定组织,消除内应力。 常用560℃三次回火。 回火时的组织变化: ① 析出W、Mo、V 的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 ② 碳及合金元素含量下降,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