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工艺基本知识课件(PPT 42页).ppt

金属热处理工艺基本知识课件(PPT 42页).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淬火钢在回火时的转变 ● 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淬火钢组织发生以下四阶段的变化: ① 马氏体分解:主要发生在100~200℃, 马氏体中的碳以ε碳化物(FexC)的形式析出,析出的碳化物以极小片状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这种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用“M回”表示。如图所示。 图12 回火马氏体 * 图14 ② 残余奥氏体分解 主要发生在200~300℃,残余奥氏体分解 为ε碳化物和过饱和α,但组织仍是回火马氏体。 ③ ε碳化物转变为Fe3C 主要发生 在250~400℃,此时回火马氏体转 变为在保持马氏体形态的铁素体基 体上分布着细粒状渗碳体的组织, 称为回火屈氏体,用“T回”表示。图13 ④ 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及α相再结晶 主要发生在400℃以上,此时 形成颗 粒状渗碳体,铁素体由针片状转变 为多边形,这种组 织称为回火索氏 体,用“S回”表示。如图所示。 * ●回火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总的规律是:随回火温度升高,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上升。如图为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 回火温度在200℃以下,钢的硬度不降低,对高碳钢,甚至略有升高。 ● 回火温度在200~300℃,高碳 钢的硬度再次升高,中、低碳钢 硬度缓慢降低。 ● 回火温度300℃以上,钢的硬 度呈直线下降。 ● 注意: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 体和球状珠光体与过冷奥氏体直 接分解得到的屈氏体、索氏体和珠光体的力学性能有 显著区别。 图15 * ● 回火的种类 ● 中温回火(350~500℃) 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具有较高弹性和一定韧性,主要 用于弹簧的处理。 ● 高温回火(500~650℃) 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习惯 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作调质处理,简称“调质”。调质广泛用于处理重要的结构零件,如轴、齿轮等。 ● 低温回火(150~250℃) 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能降低 内应力和脆性,并保持高硬 度和耐磨性。用于工具、模 具、轴承、渗碳件及经表面淬火的工件。 图16 * ● 淬火钢出现冲击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如图 ● 回火脆性 ● 在250~35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为低温回火脆性。一般不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 ●高温回火脆性 ● 在500~65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为高温回火脆性。主要发生在含Cr、Ni、Mn等合金元素的结构钢中。 ● 快冷可防止高温脆性,在钢中加入W(约1%)Mo(约0.5%)等合金元素可有效抑制这类脆性的产生。 图17 * ● 淬火回火的工艺缺陷 ● 硬度不足 是由淬火加热温度低、表面脱碳、冷速不够、钢材淬透性低等原因造成的。可采用相应措施加以防治。 ● 硬度不均匀 是由原始组织粗大且不均匀、冷却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可通过正火后重新淬火来消除。 ● 过热和过烧 过热组织可通过重新淬火来消除;工件一旦过烧则只能报废。 * 7) 钢的表面淬火 ● 利用快速加热将表面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 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 表面淬火用材料含碳量为0.4~0.5%的中碳钢及铸铁。 ● 预备热处理预备热处理为表面淬火作准备,以获得最终的心部组织。方法有调质和正火等。 ● 表面淬火后的组织表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调质)或铁素体加索氏体(正火)。 * ●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装置如图。 ● 交变磁场使工件内部感生出巨大的涡流。 ● 感应电流在工件表层密度最大,而心部密度为零,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 电流透入的深度与感应电流的频率有关。 ● 电流频率越高,感应电流透入深度越浅。 图18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装置 * ● 高频感应加热 电流频率范围250~300kHz,淬硬层深度为0.5~ 2.0mm,适用于中小模数的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零件。 ● 中频感应加热 电流频率范围2500~800kHz,淬硬层深度2~10mm,适用于较大的轴和大中模数齿轮。 ● 工频感应加热 电流频率50Hz,淬硬层深度可达10~15mm,适用 于较大直径零件的穿透加热及大直径零件如轧辊、火车车轮的表面淬火。 ●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的回火 一般只进行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一般不高于200℃。 ● 感应加热的分类 * ● 加热温度高。 ●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工件表层硬度高,脆性较低。 ● 工件表面质量好。 ● 生产效率高。 ●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特点 ● 特点及应用: 设备简单、成本低、灵活性大,但淬火质量较难控制。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件及大型零件的表面淬火。 图20 图19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