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优秀教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岳阳楼》教案 杜甫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 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 同风格,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 教学重点 ] 这首诗前两联以写景为主,而后两联以抒情为主。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 触景感怀这一手法。 [ 教学难点 ] “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它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 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我们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知 道了这一名冠天下的岳阳楼,大家应该记得在范仲淹的文章里有“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样的句子,范仲淹这里所说的“前人”里就有一个 杜甫,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要来学习杜甫的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歌 《登岳阳楼》。 二、【本课解题】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当时杜甫 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 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 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1 / 9 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 鹳鹊楼),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 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岳阳楼的名联: 1、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2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3、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4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三、 【课文朗读指导】 昔闻/ 洞庭水,今上 / 岳阳楼。 吴楚/ 东南坼,乾坤 / 日夜浮。 亲朋/ 无一字,老病 / 有孤舟。 戎马/ 关山北,凭轩 / 涕泗流。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 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 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 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 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 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 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四、【古诗串讲与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翻译: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俯仰江山。 解词:昔闻:过去就听说过 2 / 9 鉴赏: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 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 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 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 无奈战乱频仍, 身世漂荡, 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问: “昔闻 ”今上“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终于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