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 题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 型
实验探究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简单实验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隙。
2.学生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3.学生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体验基于证据推理的科学探究过程,得出物质的微粒性及微粒的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
学生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并用微粒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一些现象。
课前准备
实验药品和器材
探究实验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内容
(科学实验)
实验现象
(收集证据)
实验解释
(推理论证)
实验结论
(形成结论)
取KMnO4固体粉末少许,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取极少量于烧杯中,加入水。
KMnO4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紫红色。
KMnO4固体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物质是可分的
KMnO4溶液中不断加水
KMnO4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
KMnO4微粒并没有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肉眼看不见了。
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观察不同KMnO4溶液的颜色
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相同体积的溶液中KMnO4微粒的多少不同。
物质的物理性质由大量的微粒聚集而成,个别微粒不能体现其物理性质。
比较日常生活中蔗糖水和食盐水的味道
蔗糖水甜,而食盐水咸
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不同(蔗糖是蔗糖分子,食盐是离子)
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性质。
总结:通过刚才KMnO4固体颗粒的实验和讨论,我们得知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4.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
微粒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
中国古代《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它体现了什么辩证法思想呢?
联系石墨烯的发现。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世界上最小的汉字——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中国”的字样
数据证实: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滴水大约有15万万亿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3克
探究实验二:微粒的运动
教师演示实验1:向烧杯A、C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猜想可以)现象是 。
学生分组实验1:如右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间隔3滴)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用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5-6滴),立即塞上橡皮塞。
现象是 。
通过对比,解释(结论)是 。
深层思考:究竟是哪种微粒使得酚酞试液变红?这是很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学习探讨。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讨论1:哪个实验更优化一些?优点:药品取用少,节约药品,过程清晰;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对环境影响小。
讨论2:微粒的运动,你还想了解和研究什么呢?(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活常识:湿衣服晾在阴暗处和晾在太阳下,哪个更容易干?
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补充实验:氯化铵的形成过程。用U型管或者两端的开口的玻璃管,一端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另一端放蘸有浓盐酸的棉花,观察生成白烟的部位。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
说明不同微粒的运动速率一般不一样。
讨论3: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广场、公园绿地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北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也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吗?食堂香味、女士用的香水等。
探究实验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探究实验3:取几支玻璃管进行如下的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实际记录值相比较:
实验操作
体积变化情况对比
预测结果
实际测量结果
1
15mL红墨水和15mL红墨水混合
2
15mL酒精和15mL酒精混合
3
15mL酒精和15mL红墨水混合
学生猜想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出现这些不同之处?(会不会是它们相互反应呢?)
实验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知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2009(附录A).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5.1.ppt VIP
- 虚拟主播在直播电商中的产品试吃效果与消费者评价分析.docx
- (最新)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厘米和米单元教学计划.docx
- 《国际公法学(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9章 绪论、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国际人道法.pptx
- 医疗废物知识培训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4.ppt VIP
- IATF16949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2019.doc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4.2.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