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ppt 35页).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章钢的热处理工艺 供应窄带钢行业热处理设备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教学内容 5.1 钢的退火与正火工艺 5.2 钢的淬火与回火 5.3 钢的表面热处理 5.4 钢的化学热处理 一般要求 1.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组织转变的机理; 2. 各种热处理的具体工艺过程; 3. 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1. 钢在加热时组织转变的过程中及影响因素; 2. 本质晶粒度与实际晶粒度的含义,控制晶粒度大小的因素; 3. 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中各条线的含义。C曲线中种温度区域内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貌,性能特点。 4. 非共析钢C曲线与共析钢C典线的差别及影响C典线的因素; 5. 奥低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特点,冷却速度对钢的组织变化和最终性能的影响; 6. 各种热处理的定义、目的、组织转变过程,性能变化,用途和适用的钢种,零件的范围。 重点掌握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5.1 钢的退火与正火工艺 一、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工艺曲线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1.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 Ac3以上20-30度 组 织: P+F 目 的: ①细化,均匀化粗大、 不均匀组织 ②接近平衡组织—— ③消除内应力 应用范围: 亚共折钢,共析钢, 不适用于过共析钢。 2.球化退火(不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 Ac1以上20-40度 应用范围: 过共析钢,共析钢 组 织: 球状P(F+球状Cem) 目 的: ①使Cem球化→HRC↓,韧性↑→切削性↑ ②为淬火作准备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1050-1150℃,10-20h, P+F或P+Fe3CII 目的:消除偏析 后果:粗大晶粒 (应用完全退火消除) 4.再结晶退火 加热温度:Ac1以下50-150度, 或T再+30-50度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 5.去应力退火 500-650℃ 3.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二、正火 (空冷) Ac3或Accm+30-50℃ 组织:S+(F或Fe3C) 应用: (1)作最终热处理,普通结构钢零件 目的: a. 细化A晶粒,组织均匀化 b. 减少亚共析钢中F%→P%↑, c. P细化→强度,韧性、硬度↑ (2)预先热处理 a. 消除不均匀组织(魏氏组织,带状组织); b. 细化组织→为淬火、调质作准备 c. 使过共析钢中Fe3CII↓→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 作准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以45#钢为例的正火工艺曲线: 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τ=KD (单位为min,式中,K―加热系数,一般K=1.5-2.0m/min,若装炉量大则可延长保温时间,D―工件有效厚度,单位为m) 操作步骤如下: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三、退火、正火的选择 正火:冷速快,材料组织细化,机械性能好 1.切削加工 低碳钢→正火 中高碳钢→完全退火 高碳钢、合金工具钢——正火+球化退火 2.作为最终热处理→正火 3.为最终热处理提供良好的组织状态 4. 正火可替代完全退火以提高效率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5.2 钢的淬火与回火 一、淬火:加热到AC3、AC1相变温度以上,保温,快速冷却→M+A′ 1.淬火温度的决定 淬火温度过高→A粗大→M粗大→力学性能↓, 淬火温度过高→A粗大→M粗大→淬火应力↑→变形,开裂↑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2.淬火介质 理想:650℃以上,慢,减小热应力 650-400℃,快,避免C曲线 400℃以下,慢,减轻相变应力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以45#钢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