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保须知罪与罚》-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笑话:要尊重学法律的朋友 某人入室盗窃,刚进屋,女主人回来了,他躲到床下,还是被发现,暴力抗拒不成被抓。该情形依法应定入室抢劫,至少判十年。 后来请来一个学法律的好朋友,分别给他讲了盗窃罪、抢劫罪、强奸罪的定罪及量刑,结果他改了口供,称当时入室是想强奸,最后以强奸未遂,判了三年,因为强奸罪与入不入室无关。后来这小子又找到某刑法博士咨询,博士告诉他,当初你应该这样讲,你本来是想强奸,但发现这个女的奇丑无比后逃跑被抓的,这样就不会被判刑了嘛!因为强奸中止,因无损害后果。再后来他咨询了一个刑法学博士后,博士后告诉他:你应该这样说,你早就看上这家男主人,这次好不容易逮住机会想强奸他,结果女主人先回来了,这样就无罪了嘛!因为刑法没有规定强奸男人属于犯罪。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几种因素。 案例 乙自愿喝毒酒案 被告人甲女与开办工厂的乙男勾搭成奸。因经营困难,乙想自杀,但其家人与甲均不知情。一日,乙与妻子、甲女等朋友吃饭喝酒。劝酒时,被告人甲为乙斟酒,乙妻见状便阻拦说:“他不会喝酒。”乙即说:“别说喝酒,就是‘1059’(即剧毒农药)我也奉陪到底。”被告人甲便开玩笑地问到:“你家有‘1059’吗?在哪儿?”乙说“有,在西屋地上。甲便取来‘1059’农药,当着大家的面将农药倒入乙的碗里,然后对乙说:“你喝啊?”乙即问妻子道:“我喝啦?”乙妻开玩笑说:“你喝吧!”于是乙便喝了一口。甲根本未料到乙真会喝,当即吓呆了,乙妻见状急忙打掉乙手中的酒碗,用手抠乙的喉咙,想让乙把农药吐出来,但未奏效,乙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问:本案中,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评析〕 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她对乙的死亡没有罪过。首先,她没有杀害乙的直接故意;其次,她也无法预见乙会真的喝剧毒农药。甲是在和乙开玩笑,并没有逼迫乙喝农药。她认为乙作为一个成年人是不可能自愿喝农药的,这种看法并无错误。所以她对乙的死亡也不存在间接故意和过失。对于甲来说,乙的死亡是一个意外事件。 犯罪的故意——明知故犯 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这里的“希望”,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积极追求的态度。 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这里的“放任”,是指行为人虽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也没有表现出确实不希望甚至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漠不关心的态度。 犯罪的过失——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没避免。 看见仇人过,从塔楼上扔东西击中死亡,直接故意; 外面闹,塔楼上的人扔出啤酒瓶子,伤人,间接故意; 收拾屋子,不用的酒瓶子,扔出击中人,回想不对,回头一看,打中人,疏忽大意的过失; 若看见楼下没有人,扔出酒瓶子,仍击中人,过于自信的过失。 (3)犯罪的客体 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本案的 犯罪客体 (4)犯罪的客观方面 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等。 犯罪行为在犯罪构成中出于核心地位 A.以隐秘、秘密的方式进行窃取公共、他人的财物 包括作为的犯罪和不作为犯罪。 作为: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是犯罪中最常见的形式,如盗窃、抢劫等。(不当为而为之) 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的行为人,能够履行该种义务而不履行的行为。如母亲不哺乳婴儿导致婴儿饿死、消防员不去救火、派出所民警不去抓贼等行为。(当为而不为) 例:甲乙二人为夫妻。一天,二人吵架(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乙称要上吊自杀。甲说,“随你的便。”乙当面上吊,甲将门一关,溜走了。结果乙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是不作为的犯罪。? 犯罪结果 犯罪结果,亦称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犯罪客体造成的实际损害。包括物质性的损害结果,如财产遭受的损失和造成重伤、死亡等;也包括非物质性的损害结果,如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名誉、信誉、人格的损害等,但凭借人们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观念,仍可作出适当的估价。 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当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以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条件 (1)必须具有正当目的 (2)必须针对不法行为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 (4)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5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