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访兰》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质疑
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揭题质疑。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二、初读知意
1、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标题。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三、重点研读
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
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
板书设计
访兰
家兰:甜、媚、俗访兰的原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
野兰:清爽、纯朴、有灵性不媚俗,有自己的特色
作业设计
课后2、3题
教学目标:
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3.紧扣“不敢”、“后悔”读出作者对“野兰”的敬仰,学习“以兰喻人”的写作方法,谈做人打算。
教学重点:
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
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联系实际谈生活中所见的两类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
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
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
“我”是如何访兰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认识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
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可以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PPT出示内容小结。)
学生质疑:父亲为什么愠怒?父亲为什么不再培栽野生野长的兰草?
⑵抽生读第二、第三自然段
大概内容:访兰所见美好景物。
⑶分角色读4——15自然段
大概内容:父亲同我谈兰,比较家兰和野兰的味儿。
⑷PPT出示内容小结。
4.齐读最后自然段,说出内容。(PPT出示内容)
5.理清文章思路,进一步明确文本内容。
(借助PPT显示的文章思路流程理清文章思路。)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读,用读把握文本言语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文本原生价值的开发。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质疑,有利于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