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 、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定清明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的发展繁荣是互相促进的。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唐朝贞观年间,政府采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等。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筒车等。 4.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如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桃等,明朝从国外引进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等,都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三国两晋南北朝 农业 围湖造田;兴修水利;江南地区麦稻兼作;岭南种植双季稻 手 工 业 织锦业 蜀锦:设立管理丝织业的机构,长江中下游迅速发展 冶铸业 灌钢法 制瓷业 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商业 建康城人口达百万;造船业发达;南方商人的船队远航到达波斯一带 2.唐朝时期 专题(一) ┃ 要点整合 农业 水利 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新品种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从西域传入 作物 种植 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 新工具 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 丝织业 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 陶瓷业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商业 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3.两宋时期 专题(一) ┃ 要点整合 农业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农田水利发展;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手工业 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瓷之国” 商业 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城镇。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总体上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发展速度加快,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致上经历了以下这样一个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 (1)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2)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时期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扬州和益州成为最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 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⑤统治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 1. 实行仁政、重视民生、重用人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2.封建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广大人民生活仍然贫困。注意古代的重农政策与今天的“三农”政策是有本质区别的。 3. 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古代商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古代商业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专 题 感 悟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 4、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②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好的政策作保障。 ③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图1(汉)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T 4659.3-2024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第3部分:传染病防治.docx VIP
- CAMDS中文使用手册.pptx VIP
- 铁工电202185号国铁集团关于加强涉铁工程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课件.pptx VIP
- 宝石F钻井泥浆泵说明书及图.doc VIP
- 2025宫颈环扎术的护理.pptx VIP
- 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图片记录瞬间》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EMERSON艾默生 Manual Mounting a DVC6020 DVC6020 Digital Valve Controllers on Fisher Type 585 and 585R Size 100 Actuators, 2 to 3 Inch Trave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AQ 3058-2023 内浮顶储罐检修安全规范.docx VIP
- eHR系统测试打分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