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教师文档讲义:第四部分专题一学案1文言实词(10页).docVIP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教师文档讲义:第四部分专题一学案1文言实词(10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学案1 文言实词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不仅指出了考查范围,即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还明确了试题考查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因此,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掌握主要的推断技巧,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实词推断“六方法” 一、语法角度推断法 词性不同,常常会导致词义的不同,所以分析加点词的词性及其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有助于对词义正误的判断。 【典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梁祖陈师河朔     陈:部署。 B.契丹之寇幽州也 寇:盗贼。 C.向晚皆有归志 向:将近。 D.王其勉之 勉:努力。 解析 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句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 B 【即时小练】 1.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爨:灶台。 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罢:疲惫。 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详:通“佯”,假意。 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陈:列阵。 (2)A.皆持兵勒陈 陈:陈列。 B.宥其枝附 枝附:随从的人。 C.乃赢服间行 间:从小路。 D.侯民病利 病利:兴利除害。 (3)A.见其言深厚而雄博 厚:扎实。 B.以偿其素志 素:向来。 C.学者非韩愈不学也,可谓盛矣 盛:兴旺。 D.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 贵:珍贵。 (4)A.毛文东将卒反 将:率领。 B.先生则躬樵汲 樵:木柴。 C.平生亲故,夙市良材 市:购买。 D.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催促。 (5)A.上虞有寡妇主孝,养始 主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至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答:(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答案 (1)选A 联系上文的“樵苏”(此两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砍草)和下文的“饱”,推断应为动词,译为“埋灶做饭”。 (2)选A “勒陈”应是动宾结构,“陈”不应是动词“陈列”,而应是“阵”的通假字。 (3)选D “忽”与“贵”均应为动词,忽视、看重。“忽于往”“贵于今”即“过去被忽视”“现在被看重”,将其理解成形容词“珍贵”显然错了。 (4)选B “躬”是“亲自”,“汲”是动词“打水”,“樵”应是动词“砍柴”。 (5)选D “行旅不至”,“行旅”做主语,应是名词“旅行、游览的人”。 二、借助通假推断法 当某字在句中译不通时,不妨想想它是否是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不可能与跳蚤有关,联想其同音词,可推想其通“早”。这种推断不可想当然,应联系通假字构成方式进行推断。此外还须知道,实词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不可能四个选项全都考通假,只会是其中的一两个选项。 【典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解析 据上下文语境可确认A错误,这里的“暴乱”是“残暴、胡作非为”之意。B选项明显错误,因为“除”是“授予官职”。C选项将释义代入,只能译为“不空闲吏事”,明显不通,所以通过同音通假联想其与“娴”通假,由“娴熟”可知“娴”是“熟悉”的意思,“不闲吏事”应是“不熟悉吏事”,可见译为“空闲”错误。而D选项中的“趣”与“迫”共同修饰“说”,可推知“趣”“迫”同义。由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中“能事不受相促迫”,可知“趣”同“促”,因此可断定D选项正确。 答案 D 【即时小练】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B.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C.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D.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解析 A项,“旁”通“傍”,依傍,靠近。(我的灵魂还能恋恋不舍依傍着你,你就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B项,“支”通“肢”,肢体。(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热水给我洗手暖脚)C项,“而”通“尔”,你。(我和你的君主说话,你算什么人)D项,“颠”,跌落。(在树上居住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kesh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