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将“幸福”进行到底
回望近年来的“幸福贵州”创建之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一系列新举措助力幸福,以民生工程落实幸福。幸福,正像花儿一样在黔贵大地生根、发芽、绽放。
2011年5月,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建设“幸福贵州”。
幸福是什么?幸福关乎民生,关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关乎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回望近年来的“幸福贵州”创建之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一系列的新举措助力幸福,以民生工程落实幸福。幸福,正像花儿一样在黔贵大地生根、发芽、绽放。
晴隆:
石漠化绝地上的扶贫曲
作为贵州省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县之一,从2001年以来,晴隆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大力发展种草养羊,探索出一条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扶贫开发的“晴隆模式”。
“我们在石漠化荒地上种植了5到6种适合生长的绿草。”晴隆县绿地和畜牧业中心主任张大全说:“这些绿草能存活20年,而且基本不需要进行人工保养。每个季度都会有2到3种绿草生长,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给大山带来了一片绿意。”
该中心还引进了世界上最优质的两种肉用绵羊——波尔山羊和杜泊绵羊,并将他们借给村民养殖和培育,收入按照基地和村民1:9的原则进行分配。
在从中心借来32头山羊之前,夜迈村村民范兴元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如今,范兴元在13亩草地上养殖的1130头动物,每年给他带来5万元的纯收入。同时,靠着自己摸索出来的畜牧经验和心得,他还被中心聘为业余技术人员。
从2001年到2011年,10年来,晴隆县依靠种草养羊创造的总产值累计达1.2亿元以上;建成人工草地34万亩,改良草地20.5万亩,现存栏优质肉羊42万只;1.28万户养羊户的年收入,最低的在6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156元增加到2011年的3450元。
“晴隆模式”,真正实现绿了荒山富了民。
黎平:
危房变成吊脚楼
“感谢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这么好。如今我们住进了新居,崭新亮堂的吊脚楼代替了破旧的瓦房……”黎平县大稼乡荣咀村歌师姜昌花在自编的苗歌中唱到。
在大稼乡荣咀村,危房改造不仅写进了当地老百姓的歌里,也甜进了老百姓的心里。2008年以来,荣咀村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并对每户家庭给予国家补助1.5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178.5万元,实施危房改造119户。
在危房改造中,黎平高度重视村镇体系规划,结合农村居民点调整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扶贫移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土地整治等,科学引导农民开展新村建设,着眼于凸显苗侗特色建筑风貌,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又传承了地方民俗文化。
在利用危房改造发展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上,黎平做足了文章。位于黎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舟河景区内的高屯村,危房改造与旅游发展得到很好的结合,176户崭新的农居透出浓郁的民族风情,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成为农家乐接待的好去处。
自2008年以来,中央和省政府累计补助黎平县危房改造资金1.45余亿元,已实施18514户。其中,今年实施危房改造13695户,各级补助资金达7774.3万元,目前开工率100%、竣工率97.3%、入住率94%。
金沙:
“零门槛”助推微企发展
近年来,金沙县积极扶持微型企业,扎实推进“万户小老板工程”,有效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工商局等部门牵头举办了3期GYB创业培训班,对172名创业业主进行培训,为81名企业业主颁发了合格证书。县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还与县第二职业学校联合,召开扶持职校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现场指导会,培训200余人次。
与此同时,县工商局河东分局等窗口单位推行了“六办”、“五个一”服务机制,即:资料齐全立即办、资料不全指导办、非禁即允变通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领导办;对统计在册的创业对象进行一次电话预约,与申请创业对象进行一次面对面交谈,给申请创业对象一份申办微型企业需提交资料及前置许可项目一次性告知便条,设立一个微企联络人员手把手指导创业对象的便民服务台,完成一趟微企经营场地实地勘验,为微型企业提供准入“零门槛”、登记“零收费”、办事“零距离”的“一站式”服务,有序推进微型企业创业初审和注册登记工作。
县工商局、财政局、金融办、人社局等15个单位还牵头组织召开4次评审会议,对104户种植、养殖、加工、餐饮等微型企业进行评审,对投资10万元的微型企业实行财政补贴,落实补助资金40万元,帮助贷款30万元发展微型企业320余家,对26户创业小老板进行申报,获得省“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资金13万元,拨出专项资金14万元,组织酒类流通管理所免费为135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