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声(1 、2 、3 、5、6)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甘﹑苦﹑辛﹑咸)。辛通辣。 五觉(感、知、触、视、察) 时间与地支对照表 23 ─1点 子时1 ─3点 丑时 3 ─5 点 寅时5 ─7点 卯时 7 ─9 点 辰时9 ─11点巳时 11 ─13点 午时13 ─15点未时 1 5─17点 申时17 ─19点酉时 19─21点戌时 21─23点 亥时 * 五行中医应用 * * 五行相生、相克 人正常情况下为相生关系。 疾病状态为相克关系。 * 五行的中医应用 五脏生理联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五脏病变影响: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推断病情轻重: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 * 相生关系 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 五脏病变影响 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 疾病传变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临床常见的因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的少腹冷痛证,皆属母病及子的传变。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传变,可以此类推。母病及子,多见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的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 * 疾病传变 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临床常见的因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因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皆属子病及母。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也虚的虚证,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实证。另外还有子脏盛导致母脏虚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即是。 * 推断病情轻重 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皆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中表现出来。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 * 经络可以帮助你辨证,让你不会弄错方向。子午流注可以帮助诊断。 * 子午流注法 针灸学名.古代针灸疗配穴的一种方法. 本法以十二经中的六十六个五腧穴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并随日时的变易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开阖情况而作为取穴的依据.与灵龟八法同属按时配穴法. 古人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其中子表示夜间23时到凌晨1时,是一天的开始,午表示中午11时到下午13时,由于行针部位根据时间确定,故称子午流注针经。 * 时间表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 时间表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 现代研究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 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 天干歌 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是临泣,所以我们的临泣就代表胆。脾的本穴就是太白。临泣是木,胆经是木,所以胆经的本穴是临泣。脾经是土,脾经的太白穴,就是它的本穴,因为太白属土,就是这样来的。那肝呢?肝是行间,大肠是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