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头痛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证论治】其它 7、其它 (1)雷头风 风邪湿毒上攻头目:头痛如雷鸣,头面起核,憎寒壮热者,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选用清震汤合普济消毒饮。 (2)偏头风 肝经风火上扰:头痛暴发,痛势剧烈,局限于头部一侧,或痛连眼、齿,痛止如常人,治宜平肝熄风,选用天麻钩藤饮加菊药、川芎、全蝎、蜈蚣等。若夹痰热,佐以清热涤痰,加黄连、半夏、胆南星、枳实等;若久病不愈,瘀血阻络,佐以活血通络,加桃仁、红花、丹皮、赤芍、蜈蚣、全虫等。 * 【临证经验】 (2)配伍风药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药轻扬,易达病所,故临床治疗头痛,不唯外感,即使内伤头痛,亦常配伍风药,如防风、羌活、白芷、荆芥等。但风药走散,久服伤气;风药多辛散,易伤阴津,故阴血亏虚之人当慎用。 * 【临证经验】 (3)重用川芎 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则风自灭”之说。川芎为血中气药,能上则行头目,下达血海,通行诸经气血,为治疗头痛之要药。临床用量多在15-30克,甚至多达60克。 多配以细辛或牛膝,细辛具芳香通窍止痛为功,两者合用,效果卓著,牛膝主活血通经,引血下行,与川芎相配,使升降有序,防止川芎升散太过。川芎亦可与生地、白芍为伍,以防辛散太过。 * 【临证经验】 (4)头痛经久不愈者,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久病及肾,肾精亏虚,治当益肾补髓; ②久痛入络,一般草木、金石之品难以搜逐,当佐以虫类药物以搜风、通络、祛瘀、止痛。 ③灵活使用活血化瘀法 常用活血化瘀药有: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根据血瘀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血热血瘀、阳虚血瘀的不同,分别伍以理气益气,养血、凉血之品。 * 【预后及预防、护理】 (一)转归预后 1、外感头痛:治疗较易、预后较好 2、内伤头痛:治疗较难 3、肝阳头痛:可并发中风、目盲或眩晕 * 【小结】 1.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2.病位在头部,由外感风寒热湿或内伤肝脾肾引起。 3.辨证应分外感内伤。 4.治疗原则以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5.分型论治:外感头痛: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气虚头痛,顺气和中汤;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肾虚头痛,大补元煎;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 * * - * k * - * k * 【辨证论治】 3、辨性质: 胀痛、重坠:痰湿 跳痛:肝火 隐痛、空痛、昏痛:气血不足,肝肾阴虚 刺痛:瘀血 * 【辨证论治】 4、辨诱因(影响因素) 劳倦加重:气虚 变天加重:寒湿 情绪变化加重:肝火 失眠加重:肝肾阴虚 * 【辨证论治】 (二)治疗要点 审证求因,审证论治 外感头痛:祛风散邪(活络) 内伤头痛:滋阴养血补虚 虚实夹杂(肝阳、痰浊、瘀血)、虚实兼顾 * 【辨证论治】 循经用药 太阳头痛: 羌活、蔓荆子、川穹; 阳明头痛: 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头痛: 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头痛: 藁本、吴茱萸; 太阴头痛: 苍术; 少阴头痛: 细辛。 * 【辨证论治】风寒头痛 (三)分证论治--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 ②兼次症:恶风寒,口淡不渴; ③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④脉象:脉浮紧。 * 【辨证论治】风寒头痛 (2)治法:疏风散寒。 (3)方药:川芎茶调散。 川芎:辛温气香,上达巅顶。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 风,为治外感头痛之要药; 羌活、白芷:疏散太阳、阳明之风邪寒邪; 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祛风散寒解表; 甘草:和中缓急。 * 【辨证论治】风寒头痛 (4)临床应用: 寒邪侵犯厥阴:巅顶头痛,干呕,吐涎,甚或四肢厥冷,苔白,脉沉(寒厥头痛),吴茱萸汤加法夏、藁本、川芎。 寒犯少阴:头痛,背寒,足寒气逆,苔白脉沉细(少阴头痛),温肾散寒,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 【辨证论治】风热头痛 2、风热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 ②兼次症: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③舌象:舌边尖红,苔薄黄; ④脉象:脉浮数。 * 【辨证论治】风热头痛 (2)治法:祛风清热。 (3)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川芎、白芷、菊花、羌活、生石膏:疏风清热止痛; 黄芩、栀子:辛凉清解; 或用桑菊饮加黄芩、栀子(发热、恶风明显时用)。 * 【辨证论治】风热头痛 (4)临床应用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或合黄连上清丸以苦寒降火,通腑泄热。 口渴欲饮者:加花粉、石斛等。 * 【辨证论治】风湿头痛 3、风湿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痛如裹; ②兼次症: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