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PAGE 1
可编辑修改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稿)
一一部位
1、大间穴
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左外开三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其特效)、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左三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心脏分支神经;正下2~2.5分大小肠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小间穴
部位: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高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枝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上二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治心脏,1~2.5分肺分支神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3、浮间穴
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二分,去第三节指横纹三分三。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中)节正中央外开(向大拇指)二分去第三(末)节指横纹三分四处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4、外间穴
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2分,去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2分,去第三指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5、中间穴
部位:食指第一节(本节)正中央。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
主治:心跳、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手掌向上)。
手术:针深1~2.5分。
效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治疗疝气之特效针,单手取穴可也。
注意:禁用两手同时取穴。
6、还巢穴
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治流产、安胎。
取穴:当无名指中节外侧(即与小指接触部),正中央是穴。
手术:针深1~3分(扎指骨上缘)。
注意:禁忌双手取穴。
二二部位
1、重子穴
部位:虎口下约1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
解剖:有桡骨神经之分布与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
取穴:手心向上,大指掌骨与食指骨之间,虎口下约1寸是穴位。
手术:1寸针,针深至3~5分。
2、重仙穴
部位: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2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之分布与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心细分支神经。
主治:背痛、肺炎、退热、心跳、膝盖痛。
取穴:大指骨与食指骨间,距虎口2寸处是穴。
手术:1寸针,针3~5分深。
应用:重子、重仙两穴同时下针,为治背痛之特效针。
3、上白穴
部位:手背面,食指与中指叉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下5分。
解剖:肺与心细分支神经交错。
主治:眼角发红、坐骨神经痛、胸下(心侧)痛。
取穴:手背向上,距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下5分,食指骨与中指骨之间是穴。
手术:1寸针,针3~5分深。
4、大白穴
部位:手背面,在食指拇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
解剖: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特效),肺机能不够而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握拳)距虎口底左侧5分是穴(左手为准)。
手术:用1寸针,针4~6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特效)。
注意:孕妇禁针。
5、灵骨穴
部位:手背面,在食指拇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病、妇女经脉不调、难产、经闭。背痛、耳鸣、偏头痛。
取穴:拳手取穴,在食指拇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1.2寸,与重仙穴相通。治肺——肠——肾——脑。
手术:用1.5~2寸毫针,针深通透重仙穴(过量针)。
应用:针深1.5~2寸可避鬼邪。
注意:孕妇禁针。
6、中白穴(又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