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
摘要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627、3759、3665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135、18795、18330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892、23774、22225元,合计盈利65891元,平均盈利109815元/hm2。
关键词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放养密度;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S9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259-02
为探索池塘主养黄颡鱼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课题组利用池州天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人工繁育的黄颡鱼鱼种,于2010年进行了池塘主养殖黄颡鱼不同放养密度的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选用3口池塘,编号分别为13#、14#、15#,池塘面积均为2000m2,池深2.5m。池塘均为东西走向、长方形,堤埂坚固、不漏水,池底部平坦,底质为黏土,池底淤泥15cm左右。池塘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均安装了40目的防逃网,其中排水口端底部挖有比其他地方深15~20cm的浅坑,便于成鱼捕捞时操作。水源和水质方面,试验池塘养殖的水源来自升金湖湖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每池配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试验黄颡鱼鱼种为池州天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人工繁育的冬片鱼种,规格整齐、活力强、无病无伤,平均规格为18.1g/尾,搭配放养的鳙冬片鱼种规格为100g/尾,鲢冬片鱼种规格为50~70g/尾。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黄颡鱼放养密度处理,分别为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供试池塘搭配放养规格为100g/尾的鳙冬片鱼种300尾/hm2,以及规格为50~70g/尾的鲢冬片鱼种750尾/hm2。
1.3试验方法
1.3.1池塘准备。池塘的清理、消毒与施肥:鱼种放养前27d排干池水,清整池塘,并曝晒数日。在投放鱼种前10d,清除池塘中杂草等,用生石灰1125kg/hm2清塘消毒;隔2~3d后,施用发酵的有机粪肥3000kg/hm2左右,以培养大型浮游动物作为黄颡鱼鱼种下塘时的适口饵料。
1.3.2鱼种放养。供试鱼种在放养时,用3%~4%的食盐水浸浴5~10min进行鱼体消毒。
1.3.3饲料及投喂。黄颡鱼饲料选用专用膨化浮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8%~40%,颗粒粒径为1~3mm。水温上升超过13℃时,开始进行引食驯化,即每次先发出泼水声引诱鱼集中,然后撒投浮性膨化配合饲料。驯食3次/d,每次进行1h。引食驯化要坚持进行,持续6~7d,不管是否有鱼过来摄食都照计划开展,之后会使黄颡鱼形成条件反射,进行上浮抢食,引食驯化成功。驯化完成后,每个池塘设置1个饵料台,规格为3m×3m,每天采用定点投喂方法进行正常的饲喂。投喂2次/d,分别于8:00—8:30、17:00—17:30进行。一般饲料投喂应定量,以1h内基本吃完为度,需要根据水质、水温、天气、鱼的存塘量、吃食情况等调整变化。投饵量的改变需要循序渐进,每隔7~10d调整1次,日投饵量以水温的变化作为参照,水温15~20℃时,为鱼总体重的2.0%~2.5%;水温为21~30℃时,为鱼总体重的3%~4%;水温为30~34℃时,为鱼总体重的2.5%~3.0%。
1.3.4日常管理。每7~10d加注1次新水,做好水质调节,尽量保持养殖水体处于较好的“肥、活、嫩、爽”状态,保持水体透明度约为30cm;保持池水充足的溶氧量,视天气情况适时开机增氧;坚持每天巡塘,注意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水质情况,及时监测鱼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从2010年3月2日放养开始,至11月12—13日干塘捕捞止,持续养殖时间为256d。对捕捞的鱼产品称重、计数与抽样测定,统计各试验池塘的产量、成活率;分析比较不同放养密度黄颡鱼的生长差异,统计出池塘各规格黄颡鱼所占比例;对3口池塘不同密度黄颡鱼的养殖成本进行概算,分别计算器产值和效益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放养密度黄颡鱼产量及成活率
试验结果表明,13#、14#、15#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627、3759、3665kg;平均个体规格分别为139、153、166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折合产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