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解剖生理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概 述;;; 消化管 消化管各段的解剖--口腔;;牙的萌出 生后六月始萌发 一岁左右已有八 三岁以前要出齐 六到八岁换恒牙; 牙的形态和构造 牙周组织 ; 口腔腺(唾液腺) 作用:湿润口腔粘膜,帮助消化等 1、腮腺 2、下颌下腺 3、舌下腺 ;;咽; 食管;;三个狭窄: 咽与食管 食管与左主支气管 食管裂孔处;(一)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二)形态和分部 两壁:前壁、后壁 两口:贲门、幽门 两缘:胃大?? 胃小弯 分部:贲门部、胃底、 胃体、幽门部 ;胃的毗邻;(三)胃的微细结构 胃壁由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四层构成。 ; 粘膜 形成许多皱襞,表面有胃小凹,胃小凹有胃腺开口 ;*胃底腺的细胞 1)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 2)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 3)颈黏液细胞 4)未分化细胞 ;肌层 由三层平滑肌构成,外层纵形,中层环形,内层斜行,其中环形肌最发达,在幽门处特别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 ; 胃两口、两壁、两缘、四部;; 大肠;盲肠(6~8cm) 位于右髂窝 回盲瓣:控制流速,防止逆流 ; 阑尾(6~8cm) 1、阑尾根部体表投影: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2、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 中是手术中寻找阑尾的方法; 结肠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结肠肝曲(右曲)、结肠脾曲(左曲) ;直肠( 10~14cm) 弯曲: 矢状面—骶曲、会阴曲 冠状面—三个弯曲 直肠壶腹 直肠横襞 ; ;大肠 盲肠、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消化腺;肝 —— 人体最大的腺体 ;肝一般形态 ; 肝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 上区,小部份位于左季肋区 肝的体表投影如图:; 肝的形态:;肝外胆道; 肝外胆道 左、右肝管、 肝总管、 胆囊和胆囊管、 胆总管 *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和肝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胆囊动脉常经此三角。;胆汁的排出途径;胰 —— 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胰岛; 消化与吸收;消化 口腔内消化; 胃内消化; 胃的运动 (1)胃的运动形式:三种 1)容受性舒张 2)紧张性收缩 3)蠕动 (2)胃排空—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一般需4-6h。 (3)呕吐;胃蠕动(gastic peristalsis);小肠内消化;1. 胰液的分泌和作用 (1)碳酸氢盐: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侵蚀;为小肠内消化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PH值环境 (2)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2. 胆汁的分泌和作用 成份:水、无机盐、胆盐、胆固醇、胆汁酸、胆色素 注意:胆汁能帮助消化,但不含消化酶 作用: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3. 小肠液的分泌和作用 (1)稀释消化产物,保护肠粘膜。 (2)各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食物。 (3)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4. 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1)使食靡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增加食靡与肠粘膜的接触 3)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3)蠕动:将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小肠的分节运动;小肠的蠕动; 大肠的功能; 吸收;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葡萄糖--主动转运入血(与钠离子协同转运) 蛋白质:氨基酸--主动转运入血 脂肪:+胆盐→乳糜微粒--入淋巴 胆固醇:游离胆固醇才能吸收入淋巴,胆盐和食物中的 脂肪、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的吸收。 ;水:顺着渗透压梯度被动吸收。 无机盐: 1)钠:主动吸收 2)铁:食物中的三价铁不易吸收,二价铁容易吸收,维生素C、胃液中的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