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明清以来,应用尤为广泛。 (一)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或食中二指,或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捏。 * (二)操作要求: 操作时,用 劲要由轻到重, 不可突然用力, 动作要缓和而 有连贯性。 * (三)临床应用: 拿法的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部位。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止痛,舒筋通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痠痛等症状。临床应用时,拿后常继以揉摩,以缓和刺激。 * 五、捻法: (一)动作要领: 用拇、食指罗纹面捏住一定部位,两指相对作搓揉动作。(如捻线状的快速捻搓。) (二)操作要求: 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劲不可呆滞。 * (三)临床应用: 本法一般适用于四肢小关节。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常配合其它手法,治疗指(趾)间关节的痠痛、肿胀或屈伸不利等症。 * 六、踩跷法 用单足或双足踩踏一定部位,称踩跷法。 (一)动作要领: 1、患者俯卧,在胸部和大腿部各垫3—4个枕头,使腰部腾空。 2、医者双手扶住预选设置好的横木上,以控制自身体重和踩踏时力量。 3、用脚踩踏患者腰部并作适当弹跳动作。弹跳时,足尖不要离开腰部。根据患者体质,可逐渐加大踩踏力量和弹跳幅度。 * (二)操作要求: 1、嘱患者 随弹跳的起落, 配合呼吸跳动 起时患者吸气, 踏踩时患者呼 气,切忌屏气。 2、踩踏速 度要均匀而有 节奏。 * (三)临床运用: 本法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纠正关节错位,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松解粘连,帮助髓核复位等作用。 本法刺激量大,应用时必须谨慎,对体质虚弱者或脊椎骨质有病变者,均不可使用本法。 * 第五节 叩击类手法 用手掌、拳背、手指、掌侧面或桑枝棒等叩打体表,称叩击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拍、击、弹等法。 一、拍法 拍者,拍打也。用虚掌拍打体表之意。 * (一)动作要领: 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拍打患部。 (二)操作 要求: 拍打平稳 而有节奏。 * (三)临床运用: 拍后能使局部充血,增加局部循环,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常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外侧部,治疗局部感觉迟钝、麻木、疼痛等症。 * 二、击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 称击法。 (一)动作要领: 1、拳击法:手握 空拳,腕伸直,运用 肘关节屈伸,使拳背 叩击在治疗部位上。 * 2、掌击法: 腕伸直,腕部 放松,击打时运 用上臂力量,使 掌根部叩击体表。 * 3、侧击法 (小鱼际击法): 手指自然伸 直,腕略背屈, 运用肘关节屈 伸,用单手或 双手小鱼际击 打体表。 * 4、指尖击法: 腕关节放松,运 用前臂力量,使 指端轻轻叩打体 表,如雨点落下。 * 5、棒击法: 用特制的桑枝棒或钢丝棒 击打体表。 棒击法的特点是力量大, 刺激强,应用时,击打力 量必须控制好,由轻到重, 适可而止。击打时,棒的 方向要与肌肉平行;击打 时棒的接触面积要大, 不要用棒尖打。一般在一 个部位打3—5下即可,击 打前要用引棒。 * 以上几种击法,均宜击打在肌肉丰厚处,不要击打在骨骼突起处,以免击伤或医者自伤。 (二)操作要求: 1、击法用劲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 2、在叩击时不能有抽拖动作。 3、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 * (三)临床应用: 击法 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击法对风湿痹痛,局部感觉迟钝,肌肉痉挛或头痛等症,常用本法治疗。 本法还有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等作用。运动后在肢体施以击法,可消除疲劳。 拳击法多用于肩背部和腰背部;掌击法多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部、腰背及四肢部。 * 三、弹法: (一)动作要领: 用一手指的指腹紧 压住另一手的指甲, 用力弹出,连续弹击 治疗部位。 (二)操作要求: 弹击力要均匀, 频率120—160次/分。 * (三)临床应用: 本法可适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 具有舒筋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项强,头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应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失血性休克29091.ppt
- 失血性休克的麻醉.ppt
- 头痛《针灸学》新世纪二版.ppt
- 头痛的诊断及治疗医学精选.ppt
- 头痛胃痛.ppt
- 女性尿道综合征.ppt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ppt
- 如何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90892.ppt
- 如何保护我们的双足.ppt
- 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实习带教NN.ppt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