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和常用穴位.doc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PAGE 1 可编辑修改 3小儿推拿手法和常用穴位 3.2手法      医者用于治疗疾病的各种有规律的、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轻而不浮,快而不乱,平稳扎实,作用深透。对于推拿手法,只有在取穴准确,操作认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合八法。      3.2.1      医生左手托患儿左手(以患儿左手为例,以下同此),医生右手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靠拢推摩选定之部位,则称为推。推法中分补法(由指尖向指根推)、泻法(清法)(由指根向指尖推)及平补平泻(来回推,又称清补法)三种,由于推的方向不同,所以治疗作用也各不同。      推法的操作,不要单用拇指第一节的关节活动,应使整个拇指伸直,以胳膊和肘部移动、向里向外反复操作。注意肩及胳膊等部都要放松,勿须用力,使指端微用力,这样操作可以坚持较长时间。      如推天河水,清肺,平肝等      注:      1.上面所说的清补推拿法是北派的三字经派手法,而南派手法是旋推为补,由指尖向指根推为泻(跟北派相反)。这个一定要强调一下,如果你对此有迷惑,请看“4.1五经穴(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的推拿手法探讨”这一节。      2.另外在北派中,张汉臣的推拿法的清法跟三字经派说的清法又有一点小的差别。张汉臣的推拿法中补法和泻法跟三字经派一样,主要是清法的说法跟三字经派的说法有一点区别。张汉臣所说的清法就是三字经派说的清补法:平补平泻(来回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      3.2.2      以拇、食两指适当拿住选定部位(穴位所在处),两指反复地增减用力,则称为拿。如拿列缺等      3.2.3      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转,称为揉法。揉的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左右顺、逆旋转揉之为平补平泻。      如揉膊阳池,一窝风等      注:平时我揉穴位的时候(比如揉膊阳池),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别应该顺揉多少次,然后再逆揉多少次。我想揉是最主要的,顺逆是比较次要的。(因很多网友问揉穴位的时候应该顺揉多少次或逆揉多少次,特此说明)      3.2.4      医生右手拇指侧或食、中两指并拢,由某穴起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另一穴,如此反复操作,则称为运。顺运(“顺时针”)为补,逆运(“逆时针”)为泻。如运八卦等      3.2.5      食、中指屈曲,用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就叫捣法。用于点型穴位。如捣小天心等      3.2.6      以医生指甲掐压住某一穴位,称为掐。如掐二扇门等      3.2.7      医生两拇指由选定的部位向两侧分推,如此反复操作,称为分。      如分阴阳穴      3.2.8      医生两拇指由选定的部位由两侧向里合拢,如此反复操作,称为合。      如合阴阳穴      注:合法的手法跟分法的方向相反。      3.3常用穴位      按语:对穴位的药性说明,主要是出自【赵鉴秋.三字经小儿推拿宝典】和【夏禹铸.幼科铁境】这两本书,这两本书没有标明药性的则用“未知”表示;对穴位的按语,主要是综合张汉臣和李德修的说法,如果没有指明出处的,则是张汉臣的说法,如果两个都有的,则分别注明了出处。另外对每个穴位的禁忌和关键点,都用红色重点标识了,请仔细阅读。现在很多人写书,只鼓吹该穴位有多好,对该穴位的禁忌一点都不提,唉,害人不浅呀。      3.3.1      部位:两眉中间(解剖部位在两眉之间正中处)。      功用:发汗解表,醒脑,镇惊,安神。      药性:未知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小儿惊症。      手法:推法。      操作:20-50次。      按:本穴为发汗解表要穴。如感冒高烧无汗,或身上有汗而头部无汗的,以拇指端按本穴3-5次,可见汗出。但如患儿身体素弱多汗或患有佝偻病的,用本穴时应注意。      表1:天门穴-组合用法      序号组合推拿法用法      1揉小天心5分钟,推天门100次,分推坎宫50次治小儿惊症      2揉一窝风300次,推天门50次,分推坎宫50次治6个月前小儿风寒感冒      3.3.2      部位:在两眉上直对瞳子,自内眉梢至外眉梢成一条直线。      功用:发汗解表,醒脑,镇惊,安神。      药性:未知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小儿惊症。      手法:推法。      操作:20-50次。      表2:坎宫穴-组合用法      序号组合推拿法用法      1揉小天心5分钟,推天门100次,分推坎宫50次治小儿惊症      2揉一窝风300次,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