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城市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分析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BRT) 的概念 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结合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品质和地面公共交通的灵活性,通过对公共交通车辆、行使道路和车站、先进技术、运营组织等方面系统性整合,形成一种建设成本低、服务快速、可靠、运量高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服务模式。 BRT起源于巴西,1974年巴西库里蒂巴市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后很好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 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城市建立了快速公交系统,遍及拉美、欧洲、美国,巴黎、洛杉矶等著名大都市都建有快速公交 我国BRT的发展情况 已经建成通车的城市有:北京 杭州 昆明 常州 大连 重庆 天津 准备开通的城市:苏州 广州 济南 筹备中:厦门 上海 列入城市交通规划的有:深圳 郑州 合肥 武汉 秦安 2005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北京南中轴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全线投入运营,首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 BRT系统的组成 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 专有路权 设施齐备的车站 交叉路口优先通行 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 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 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 专有路权 设施齐备 的车站 BRT系统的特点 (1)大容量。 (2)低投资。 (3)灵活性好 (4)乘坐方便、舒适 (5)速度快,可靠性高 (6)安全性高 (7)污染小,耗能少 (1)大容量 BRT系统采用独特的大容量公交车辆,使得公交单车载客量增大。 (2)低投资 BRT系统采用路面行驶的方式,不需要修建轨道.据有关资料,建设1公里地铁需要的资金约可建成10-20公里的快速公交线路。 (3)灵活性好 BRT系统不使用轨道,所以线网可分阶段实施,交叉口信号优先、乘客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逐步引入。 (4)乘坐方便、舒适 新型的公交车辆车内宽敞舒适 噪音振动减少,乘坐更为舒适;而水平登降站台系统的采用,使公交乘客能够方便的上下车。 (5)速度快,可靠性高 BRT系统采用公交专用道(专用路权,设置道路中央),并在交叉口处具有优先通行权,因此受其它交通方式的干扰较小,车辆速度高。 (6)安全性高 公交专用道的采用和交叉口优先权的赋予,使公共交通系统与其它交通方式完全分离,减少了公交车的拥堵现象发生,同时也避免了交通事故. (7)污染小,耗能少 车队管理系统的采用,能够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最优的利用现有的车辆资源;新型公交车辆的设计,使得低耗能、低排放成为可能。 大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挑战 随着大城市经济的增长,私人汽车拥有率及使用率的提高,大城市交通的拥挤程度日益增大,造成使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日益增大。 大连市BRT系统的基本介绍 (1)大连市快速公交(BRT)线路于1月18日上午9时58分在兴工街车站举行通车典礼。是东北地区第一条快速公交系统。工程于2007年5月中旬正式开工,2007年12月底竣工,工程总投资3.3685亿元。 大连BRT系统的优点 (1)带动华北路发展。 (2)隔离好 。 (3)速度快 。 (4)票价低。 大连BRT系统的不足 1.路段瓶颈。 2.违章过街。 3. 占用BRT专用通道,严重干扰BRT车辆的正常运行。 4.车辆受损。 结束语 快速公交系统在南美、欧洲及国内等一些大城市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优势也逐步展示出来。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引导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不仅可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各大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都应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快速公交的适应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科学的论证,利用其优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谢谢欣赏! * * 水平乘降 站台售票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BRT车站独特设计 快速公共交通、轻轨交通和地铁交通的技术经济比较 2,000,000 1,000,000 750,000 最低城市人口 1.2亿至1.8亿美元 1200万至3400万美元 600万至1500万美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 极高 高 高 安全性能 每小时25-60公里 每小时20-45 公里 每小时20-40 公里 正常行驶速度 140-280乘客 110-250 乘客 40-120 乘客 车厢座位容量 500-2000米 350-800米 350-800米 站距 专用车道 专用车道或混合流车道 专用车道或混合流车道 路面特征 地铁交通 轻轨交通 快速公共交通 指标 (注:数据来源:Gray, George E. and Lester A. Hoel. 1992. Public Transportation. Englewo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