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主族元素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碳的三种同分异型体的比较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构和性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C原子的成键形式 四面体 平面三角形 球面形 (直径710pm) C原子的杂化轨道 sp3 sp2 sp2.26(σ键s0.3 p0.7) C-C-C键角 109°28'  120° 116° C-C键长/pm 154.4 141.8 139.1(6/6) 145.5(6/5) 密度/g.cm-3 3.514 2.266 1.678 电阻/Ω.cm 1014~1016 (0.4-5.0)×10-4(∥层) (0.2-1.0)(⊥层) 硬度/Mohs 10 1 碳的三种同分异型体的比较 “明星分子C60”的发现 Robert F.Curl教授 (Rice University) Harold W. Kroto教授 (University of Sussex) Richard E. Smalley教授 ( Rice University)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图7.43 实验中得到的质谱图 C60的发现历程(二)——结构的鉴定 Smalley和他的夫人(也是一位科学家)最初使用牙签搭建C60的模型,可惜没有成功;接着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也遭失败。 后来他们借助Kroto送给Smalley小孩的一些玩具模型搭成了一个球体(包含有12个五边形与20个六边形)后,向数学家Veech(同属Rice University)请教C60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Veech的答复是:“和足球的结构相同”。于是C60的结构就被确定了下来。 图 C60的STM原子分辨图 C60的发现历程(四)——制备方法的改进 1991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行了“C60及其衍生物研究”的学术报告会,同年10月在亚历山大凤凰城举行了另一场报告会。 两场报告会都是座无虚席,情景空前热烈。 图7.47 电弧法制备C60的装置 但是改进后的方法产量还是小,从1000克石墨只能得到3克C60。由于制备上的困难,C60价格非常昂贵,比如粗制煤烟20$/g,富含C60的煤烟80$/g,含多种球碳的煤烟500 $/g。提纯后C60-C70混合物的价格是1200$/g,几乎为当年黄金价格的100倍。 C60的卓越性能 1、稳定性 抗辐射、抗化学腐蚀,但易放出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常温下,纯C60的分解需要2000年。 2、良好的耐压性 将C60以6700m/s的速度打在不锈钢上,C60完好不损地 反弹回来。 3、超导性 Rb1Ti2C60/C70,T=48K。 一、C60在超导体中的应用 图7.50 M+处于C60的fcc晶格间隙 K3C60 Rb3C60 Cs3C60 Tc/K 18~19 30 33(-240℃) 表7.3 几种碱金属掺杂C60的超导性质 1、掺杂C60的超导体 2、C60的多聚物 图 C60的二聚物C116 有人曾经预测过,当C原子数达到540时,就可获得室温超导。 二、C60F60 C60打开30个双键与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60F60,这是一种白色的粉末,耐高温(约700℃),可以用作超级固体润滑剂。因此,C60F60被称为“分子滚珠”。 三、C60的耐压性 在常压下碳的同素异形体中金刚石的硬度大,其次是石墨,C60最小。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工作表明 :在中等压力下情况却完全不同,C60的耐压程度要远远超过金刚石。 C60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可做成新一代光学电脑开关。 四、C60F60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可以合成顶端含C60的星型聚乙烯大分子,用作为多电子存储系统。 五、用作多电子存储系统 将金属锂植入C60内部形成的LiC60化合物,可作为高能锂电池。 六、LiC60 七、用于制作巴基管――碳纳米的材料 C60、C70只是福勒烯家族中的一员,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形式的碳单质相继被科学家所发现, 比如:碳纳米管、碳纳米颗粒、“巴基洋葱头”。碳纳米管可以看成用石墨层卷曲形成的管状结构,第一个碳纳米管由日本NEC公司的S.Iijima所发现。 图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发现 Iijima S,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 Nature, 1991, 354: 56-58 a b c a,5层管壁; b,2层管壁; c,7层管壁 图7.53 碳纳米管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相邻两管的 层间距约为 0.34nm。 图7.54 单壁碳纳米管的分子结构模型 图7.56 粗碳纳米管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7.57 细直碳纳米管的透射镜照片 图 2mm超长定向多壁碳纳米管阵列 图7.60 定向碳纳米管自组装阵列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