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溶酶体缺少氨基已糖酯酶A(β-N-hexosaminidase),导致神经节甘脂GM2积累,台-萨氏综合征神经元中同心圆状的溶酶体影响细胞功能,造成精神痴呆,2~6岁死亡。患者表现为渐进性失明、病呆和瘫痪,该病主要出现在犹太人群中 * * * * * 二、蛋白质分选途径与类型 蛋白质分选的途径: 1、翻译后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 2、共转运翻译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有其膜泡运送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胞外。 该蛋白在N-末端信号序列的作用下进行共翻译转运,当停止转移信号进入通道后,与通道内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使通道转运蛋白失活,从而停止蛋白质的转运。由于N-末端的信号序列是可切除的,信号序列被切除后形成单次跨膜蛋白。 终止转移信号与单次跨膜蛋白的形成 ●二次跨膜蛋白与多次跨膜蛋白 所谓二次跨膜就是在蛋白质中有两个跨膜的疏水区,多次跨膜则有多个起始跨膜信号与多个停止转移信号,它们的形成与内含信号序列和终止转移信号相关。 如果是二次跨膜,则含有一个内含信号序列和一个停止转移信号。 二次跨膜蛋白的形成 内含信号序列形成一个跨膜区,停止转移序列形成一个跨膜区,二者相加就成为二次跨膜蛋白。 据蛋白质分选转运方式和机制可将蛋白质转运分为: 蛋白质的跨膜转运:主要指再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质体(包括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膜泡运输: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糙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其中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输小泡的定向转运,以及膜泡出芽与融合的过程。 选择性的门控转运: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核输出)。 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可能与细胞骨架系统相关。 翻译后转运非分泌途径 共翻译转运的蛋白质分泌途径 途径1 表示核基因编码的mRNA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 途径2 表示合成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并留在细胞质基质中。 途径3.4.5 分别表示通过跨膜转运方式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途径6 .表示通过门控转运方式转运至细胞核。 途径7 表示核基因编码的mRNA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然后在信号肽引导下与内质网膜结合并完成蛋白质合成(途径8)。 途径9 表示以膜泡运输方式从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体。 途径12、11、10 表示以膜泡运输方式分选至质膜、溶酶体和分泌到细胞表面。 三、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3种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在细胞分泌和内吞途径中三种类型的被膜小泡几运输途径 介导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COPⅡ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Sec13p,Sec31p,Sec23p,Sec24p和Sar1p)组成; 包被蛋白的装配是受控的; COPⅡ有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但也有部分蛋白被错误包装和转运。这类蛋白带有C端KDEL序列,KDEL受体位于TGN、COPⅡ和COPⅠ有被小泡的膜上。 1. COPⅡ有被小泡的组装与运输 COPⅠ包被小泡介导细胞内膜泡逆向运输,负责从顺面高尔基体网状区?到内质网膜泡转运,包括再循环的膜脂双层、某些蛋白质和回收错误分选的内质网逃逸蛋白? 内质网。 COPⅠ包被含有7种蛋白亚基,和一种调节膜泡转运的GTP结合蛋白ARF,包被蛋白复合物的组装与去组装依赖于 ARF。 2. COPⅠ有被小泡的组装与运输 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2种机制: 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 对逃逸蛋白的回收机制,使之返回他们正常驻留的部位。逃逸的内质网蛋白的回收是通过回收信号介导的特异性受体完成的。 驻留蛋白的C-端均含有回收信号序列,如内质网腔中的蛋白质具有KDEL回收信号(Lys-Asp-Glu-Leu),被存CGN膜结合蛋白的回收信号受体识别,以COPⅠ-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 2. COPⅠ有被小泡的组装与运输 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质膜、胞内体、溶酶体或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内吞泡(细胞质) ? 胞内体?溶酶体运输。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 3. 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