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吸附 Ni和H之间的距离等于两者的原子半径之和。 能量gb是放出的化学吸附热Qc,这相当于两者之间形成化学键的键能。 随着H原子进一步向Ni表面靠近,由于核间斥力,位能沿bc线迅速上升。 物理吸附向化学吸附的转变 H2分子在Ni表面的吸附是在物理吸附过程中,提供一点活化能,就可以转变成化学吸附。 H2分子从P’到达a点是物理吸附,放出物理吸附热Qp,这时提供活化能Ea,使氢分子到达P点,就解离为氢原子,接下来发生化学吸附。 这活化能Ea远小于H2分子的解离能,这就是Ni为什么是一个好的加氢脱氢催化剂的原因。 物理吸附向化学吸附的转变 脱氢作用沿化学吸附的逆过程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等于Qc+Ea,使稳定吸附的氢原子越过这个能量达到P点,然后变成H2分子沿Pa P’线离开表面。 9、吸附热 吸附热的定义: 吸附热的取号: 在吸附过程中的热效应称为吸附热。物理吸附过程的热效应相当于气体凝聚热,很小;化学吸附过程的热效应相当于化学键能,比较大。 吸附是放热过程,但是习惯把吸附热都取成正值。 固体在等温、等压下吸附气体是一个自发过程,ΔG0,气体从三维运动变成吸附态的二维运动,熵减少, ΔS0,ΔH=ΔG+TΔS, ΔH0。 吸附热的分类 积分吸附热 微分吸附热 等温条件下,一定量的固体吸附一定量的气体所放出的热,用Q表示。积分吸附热实际上是各种不同覆盖度下吸附热的平均值。显然覆盖度低时的吸附热大。 在吸附剂表面吸附一定量气体q后,再吸附少量气体dq时放出的热dQ,用公式表示吸附量为q时的微分吸附热为: 吸附热的测定 (1)直接用实验测定 在高真空体系中,先将吸附剂脱附干净,然后用精密的量热计测量吸附一定量气体后放出的热量。这样测得的是积分吸附热。 (2)从吸附等量线求算 在一组吸附等量线上求出不同温度下的(?p/?T)q值,再根据克劳修斯-克莱贝龙方程得 式中Q就是某一吸附量时的等量吸附热,近似的看作微分吸附热. (3)色谱法 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吸附热。 从吸附热衡量催化剂的优劣 吸附热的大小反映了吸附强弱的程度。 一种好的催化剂必须要吸附反应物,使它活化,这样吸附就不能太弱,否则达不到活化的效果。但也不能太强,否则反应物不易解吸,占领了活性位就变成毒物,使催化剂很快失去活性。 好的催化剂吸附的强度应恰到好处,太强太弱都不好,并且吸附和解吸的速率都应该比较快。 从吸附热衡量催化剂的优劣 例如,合成氨反应 ,为什么选用铁作催化剂? 因为合成氨是通过吸附的氮与氢起反应而生成氨的。这就需要催化剂对氨的吸附既不太强,又不太弱,恰好使N2吸附后变成原子状态。 而铁系元素作催化剂符合这种要求。 从吸附热衡量催化剂的优劣 如图所示,横坐标是各族元素,左边坐标表示对氮的起始化学吸附热,右边坐标表示氨的合成速率。 吸附热沿DE线上升,合成速率沿AB上升。 速率达到最高点B后,吸附热继续上升,由于吸附太强,合成速率反而下降。 对应B点的是第八族第一列铁系元素。 吸附等温线 保持温度不变,显示吸附量与比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纵坐标是吸附量,横坐标是比压p/ps,p是吸附质蒸汽的平衡压力, ps是吸附温度时吸附质的饱和蒸汽压。 通常将比压控制在0.3以下,防止毛细凝聚而使结果偏高。 吸附等温线 样品脱附后,设定一个温度,如253 K,控制吸附质不同的压力,根据石英弹簧的伸长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吸附量,就可以画出一根253 K时的吸附等温线,如图所示。 用相同的方法,改变吸附恒温浴的温度,可以测出一组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 动态法吸附实验 用气相色谱动态法研究气体或蒸汽的吸附,既快速又准确。实验装置如示意图所示。 动态法吸附实验 将活化好的吸附剂装在吸附柱6中,将作为载气的惰性气体N2或He与适量的吸附质蒸汽混合通过吸附柱。 分析吸附后出口气的成分或分析用惰性气体洗下的被吸附气体的成分,从自动记录仪或与之联结的微处理机处理的结果,就可以得到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吸附等温线、比表面、孔分布等有用信息。 吸附等压线 保持压力不变,吸附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压线。 吸附等压线不是用实验直接测量的,而是在实验测定等温线的基础上画出来的。 在实验测定的一组吸附等温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用翻译技巧: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方法和技巧.pptx VIP
- 实用翻译技巧:企业简介翻译纠错案例.ppt VIP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VIP
- 商标翻译课件.pptx VIP
- 教学课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杨芷英.ppt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ppt VIP
- 人民大202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08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ppt VIP
- 人民大202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10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ppt VIP
- 人民大202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12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ppt VIP
- 人民大202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06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三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