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组工作发言 本次二模综合题的特点 1.人文地理所占的比重大 27题 主要考查农业,29题 主要考查工业。 2.答案的开放性强,体现较好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时代性强,贴近生活,28题紧紧贴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一带一路”,特别是关于我们连云港的考查很好的体现了江苏特色。 1.区域地理背景知识不够扎实 28题第一问云南的位置,本来出题采用部分填表的方式已经大大降低试题的难度,但是学生一不看图,二又少了中国区域地理背景的知识,因而对于云南的位置不能表述的准确 2.审题不清就下笔,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求 如27题第一问: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分布的特点有?有的同学不是回答分布的特点而是回答影响马铃薯种植的区位因素 3.不能认真解读,对有效信息视而不见。 其实综合题的很多答案往往就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之中,所以要重视对图像、表格、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大脑储备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加工就可以正确作答。如29题第一问:乌兰浩特发展钢铁工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很多同学从图中不能提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煤矿这两个得分点 答案往往就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之中,所以要重视对图像、表格、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大脑储备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加工。 4.不能规范答题,组织答案不合理 用词不够明确,不能使用地理术语,用生活中的大白话而不能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表述是学生答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如29题第2问钢铁工业搬迁是因为哪些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学生不是回答环境质量下降而是回答环境很脏 5.书写马虎潦草 少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潦潦草草,不认真作答,因而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同情分,自己对自己都不认真对待,阅卷老师当然也就痛下杀手了。 1.自己阅卷知对错 每次模拟考试在答题卡发下来后都要求学生自己先阅卷,然后与标准答案及数据进行比较,看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及时查漏补缺。 2.细审文字,读懂命题意图 细审题目中的关键词,全面系统把握材料,准确理解答题的方向,体会出题者考查的意图想考哪个考点,切忌答非所问。如29题第2问乌市钢铁工业搬迁是哪些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不能仅仅回答资源而应该回答资源逐渐枯竭才能得分 3、分析材料图表提取有效信息 答案往往就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之中,所以要重视对图像、表格、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自己大脑储备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加工,因为高考综合题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材料情景下提出来的,回答也就必须针对题中的材料情景。 如27题第2问马铃薯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取,材料中说马铃薯生长性喜温凉,因此气候温凉就是要回答的答案。 调动并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考的一个新趋势。 图表判读占据江苏卷半壁江山。坐标图、经纬网图、原理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结构图、区域地图、景观图、模式图等,类型多样,每年都有所创新,图表判读hold住,问题就解决一大半。(目标:学生心中有图,由图生成文) 4.回归教材,理清解题思路 明确题目要求后,要回归课本;所谓“题在书外,理永远在书中”。理清题目与课本知识的对应之处,找准切入点,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构建自己的答题框架和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聚焦地理思维方法;讲一题做一类,揭示规律,提升能力,即教会学生思考。 主干知识不能松。“点成线,结成网”,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树”,然后将主干知识与试题对接。 [农业区位答题框架] ——共性、套路 区域类型 发展条件: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评价: 商品谷物农业,有利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扶持;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工业比较发达; 交通区位分析——港口筑港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 航行——空间、水深、封冻 停泊——空间、水深、避风 社会经济条件 腹地 城市依托 交通条件 ※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 原因(自然、人为) 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重大工程意义 (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评价( 积极、消积) 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大渔场成因(有无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