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化脓性脑膜炎备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使脑水肿加剧,致惊厥和意识障碍加重     * 2. 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 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C. 脑膜刺激征 D. 脑脊液中细胞数明显增高 E. 脑脊液中检出化脓性细菌 复习题 3.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是因为: A.脑膜炎症反应轻 B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C. 机体反应差 D. 颅缝及前囟未闭所起的缓冲作用 E. 颈部肌肉不发达 复习题 4.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哪项错误: A. 选用毒性小、疗效高、对病原体敏感的杀菌剂 B. 致病菌未明确时,宜选用两种抗生素 C. 选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D. 急性期宜静脉使用抗生素 E. 用药至体温正常后停药 复习题 5.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急性颅高压、脑疝症状时,最好首选使用: A. 20%甘露醇静推 B. 50%葡萄糖静推 C. 呋喃苯胺酸肌注 D. 50%甘油盐水口服 E. 地塞米松静注 复习题 6. 化脓性脑膜炎的预后不取决于: A. 发病年龄的大小 B. 诊治时间的早晚 C. 致病菌的种类 D. 机体免疫能力 E. 发热的高低 ? 复习题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病史(case history):患儿、男性,1个月,因“发热1天”入院。 查体(physical examination):38.8℃,P:144次/分,R:40次/ 分,Bp?80/65mmHg,体重4.3kg 患儿入院后发热反复,入院第2天体温升至38.5℃,出现双眼凝视,颈部强直后仰,四肢强直,伴四肢抖动持续约50秒可自行缓解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外观:混浊,潘氏试验:阳性,脑脊液细胞总数:12038× 106/L,分类多核细胞90%。脑脊液生化:脑脊液氯化物:115.2mmol/L,脑脊液蛋白定量:1655.0mg/L,脑脊液葡萄糖:2.94mmol/L。测外周微量血糖8.6mmol/L 病例分析 该患儿的诊断?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病例分析 E-mail:sunxingzhentwo@163.com Tel 1号楼7楼儿科一病区 * 许多化脓性细菌都能引起本病,但2/3以上患儿是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3种细菌引起 脑膜炎双球菌:球状的革兰氏阴性菌 肺炎球菌——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 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许多化脓性细菌都能引起本病,但2/3以上患儿是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3种细菌引起 许多化脓性细菌都能引起本病,但2/3以上患儿是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3种细菌引起 * 细菌性脑膜炎在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中较常见。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因致残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占存活儿的1/3,因此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我国2000~2003年与国际疫苗研究所合作,在广西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首次揭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病原确诊的细菌性脑膜炎年发病率为12.28/10万,病死率为18.42%,并发症率13.16% 调查同时发现,各级医疗机构都存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国细菌性脑膜炎的真实发病情况 * 细菌性脑膜炎在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中较常见。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因致残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占存活儿的1/3,因此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我国2000~2003年与国际疫苗研究所合作,在广西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首次揭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病原确诊的细菌性脑膜炎年发病率为12.28/10万,病死率为18.42%,并发症率13.16% 调查同时发现,各级医疗机构都存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国细菌性脑膜炎的真实发病情况 * 致病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脑膜 1 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行即菌血症播散所致(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粘膜或脐部也常是感染的侵入门户),由于小儿防御、免疫功能均较成人弱,病原菌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2 鼻旁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既可作为病灶窝藏细菌,也可因病变扩展直接波及脑膜,如耳源性脑膜炎(origin of the ear meningitis)即常为慢性乳突 (tu)炎所致 3 化脓性脑膜炎也是颅骨外伤、骨折的并发症,特别是那些涉及鼻旁窦的骨折更可形成颅内与外界的直接通道,成为细菌入侵门户。此外,脑膜炎亦可见于有皮肤窦道或脑脊膜膨出患儿,此时颅内与外界相通,细菌可经此直接进入蛛网膜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