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觉统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淺談感覺統合 撰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師 職能治療組長 陳薰瑩 一、感覺統合概念與基礎 “感覺統合”一詞對許多家長與老師而言早已不陌生,因為此概念已被廣泛 使用於復健醫療體系、幼教界或坊間許多潛能開發中心等,但能將此理論適當地 運用於日常活動中使個體與周遭環境間產生良性互動與順應性行為者非學有專 精的職能治療師莫屬。雖然感覺統合自然地發生於所有個體,但對於處於特殊發 展階段的孩童而言卻需藉由特別的訓練與引導才能將所有感覺訊息整合一致並 達到階段性任務。感覺統合概念來自名為Dr. A. jean Ayres 的職能治療師因觀察臨 床上有學習問題的小孩的知覺、動作協調和感覺處理問題而發展感覺統合理論。 Ayres 定義感覺統合是一個神經學上的過程,會組織來自身體和環境的感覺,並 使身體能夠有效的在環境中使用。感覺統合的過程反應出孩童和環境間動態、自 我組織的互動能力。這個互動過程被認為是一個小孩典型的感覺動作發展的自然 結果並讓小孩能參與大範圍有意義、有目的日常活動。 感覺統合在各種層面的障礙會干擾孩童在玩、日常活動、學習上的表現。例 如:遊戲行為的缺乏、無法和他人一起玩、無法管理玩具、無法計畫遊戲空間等; 無法執行穿衣、吃飯、運動等日常功能性動作、運用能力有障礙;學習上的技巧 如計算和閱讀,也已顯示和感覺統合有很大的相關。相同地,感覺統合功能亦會 影響行為和情感表現。總而言之感覺統合理論提出藉由增強的感覺輸入供應與強 烈的感覺經驗促進孩童於環境中執行有意義的活動並增加能力去回應適當的環 境需求,讓孩童能更能參與功能性的職能活動。 二、感覺統合理論的假設 1.中樞經系統具有可塑性 感覺統合是依據神經系統具可塑性的能力去回應各種感覺輸入。早期豐富 的感覺輸入或經驗可能會促進神經連結的形成和發展。反之,缺乏感覺輸入和經 驗例如:胎兒期的壓力和環境剝奪都可能會干擾神經連結的發展。感覺統合介入 被認為可藉由孩童的自我主動參與和增進感覺或動作經驗促進神經可塑性。 2.感覺統合不斷精緻地發展 感覺統合像一個正在發展的孩童將經歷過的感覺輸入賦予意義並且去支配 它。正常發展的小孩無需特別的介入、教導、引導即能掌握多項技巧和表現每日 的職能。 *相關感覺統合的典型發展順序: 發展階段 行為 胎兒期 ◆觸覺輸入發展,受孕後12 週,嬰兒會把手放入嘴巴探索。 ◆受孕9 週後前庭功能出現,並逐漸發展莫洛反應(moro reflex) 。 新生兒時期 ◆母親嬰兒間的關係對觸覺輸入是很重要的。 ◆出生後前庭系統功能已發展完成;動作輸入例如搖擺可讓嬰 兒鎮定。 2~6 個月 ◆嬰兒使用觸覺系統去探索手和嘴和環境中的物體。 ◆前庭系統促進嬰兒身體的抗重力動作如頭翻正、左右搖動。 6~12 個月 ◆觸覺系統增加精細動作技巧的精確性。 ◆前庭系統提升抗重力動作的發展包含坐、爬、站、走。 ◆動作技巧和運用能力是藉由從一隻手傳遞東西給另一隻 手、在身體中線操作物品、自我餵食技巧、用具的使用和物體 操作能力的精進來發展。 2~24 個月 ◆前庭、本體、視覺輸入的整合發展姿勢的控制。 ◆運用能力是藉由攀爬、擺盪、環境的探索來發展。 3~7 歲 ◆觸覺輸入造成持續的精細動作操弄技巧和身體意識的發 展,並提升吃飯、穿衣、遊戲的技巧。 ◆前庭和本體覺的輸入造成手眼協調、球類技巧、平衡技巧和 騎腳踏車技巧的發展。 3.中樞神經系統運作是整體的 感覺統合過程被認為主要發生在神經系統的腦幹和次皮質部位,然而,較高 的皮質部分對於運用能力的發展和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