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之作为犯故意犯罪行为之阶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故意之作為犯 第六節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故意行為乃由行為人內心主觀犯意至外 表客觀犯罪行為的過程。  決意→陰謀→預備→著手實行→完成行 為→發生結果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 決意:行為人內心決定從事某犯罪行為 之意思決定。此種意思決定若未表達出 來,則刑法不處罰思想犯。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陰謀:「兩人」以上,互為犯意表示, 共同協議計謀實施犯罪。 刑法原則不處罰,例外則處罰如暴動內 亂罪( § 101 II),通謀開戰罪(§ 103 III )的陰謀犯。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預備:行為人為了實現其犯意,在著手實行 犯罪行為之前,所為的準備行為。  形式的預備犯:例如§ 271 III預備殺人,§ 328 V預備強盜。 實質的預備犯:立法者將某些特定犯罪行為 的預備階段予以犯罪化,使其成立獨立罪名, 而不稱為預備犯。例如§ 187加重危險物罪 (意圖供犯罪之用,製造、販賣、運輸、持 有),§ 199預備偽造變造幣券或減損貨幣罪, § 204 I預備偽造變造有價證券或信用卡罪,§ 263持有煙毒或吸食鴉片器具罪。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著手實行:行為人為了實現其犯意,開 始實行不法構成要件行為。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 完成行為:有些故意行為一經著手,行 為即為完成(如公然侮辱罪),有的是 著手後立刻完成,也有的係經過一段時 間才完成。 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發生結果:限於結果犯方能既遂,雖然 本身不是行為的一部份,但是判斷犯罪 既遂與否的必要條件。 未遂犯的刑罰理由(未遂理論)  1.客觀未遂理論: 強調未遂行為對於構成要件所保護的行 為客體形成的危險,或者實現構成要件 結果的危險,引致結果不法的高或然率。 不承認不能未遂犯的可罰性,未遂犯必 減輕其刑。 未遂犯的刑罰理由(未遂理論) 2. 主觀未遂理論: 強調行為人以其未遂行為所顯露出來的 法敵對意思,而形成故意的行為不法。 承認不能未遂的可罰性,既遂與未遂應 相同處罰。 未遂犯的刑罰理由(未遂理論) 3. 主觀與客觀混合的未遂理論(印象理 論)  以主觀未遂理論為出發點,輔以客觀未 遂理論。 因為行為人之法敵對意思在客觀上顯露 出來,因而震撼了社會大眾對於法律的 信賴,破壞了法秩序的安定。德國通說( ) 根據§ 25 II ,不是所有的未遂犯都處罰, 且既非如客觀未遂理論主張必減,也非 如主觀未遂理論主張與既遂犯同罰。 未遂犯的刑罰理由(未遂理論) 2005年修法後根據§ 26不處罰無危險的 不能未遂,且在修正理由內明文採客觀 未遂理論,因此本法究竟採客觀未遂理 論,抑或係採主觀與客觀混合的未遂理 論便有疑義。 修正理由見下頁。 未遂犯的刑罰理由(未遂理論)  刑法第26條修正理由:「關於未遂犯之規定, 學理中有採客觀未遂論、主觀未遂論、或折 衷之「印象理論」。參諸不能犯之前提係以 法益未受侵害或未有受侵害之危險,如仍對 於不能發生法益侵害或危險之行為課處刑罰, 無異對於行為人表露其主觀心態對法律敵對 性之制裁,在現代刑法思潮下,似欠合理性。 因此,基於刑法謙抑原則、法益保護之功能 及未遂犯之整體理論,宜改採客觀未遂論, 亦即行為如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 者,不構成刑事犯罪。」 未遂犯的成立要件 未遂犯的成立要件:..\刑總圖表.doc  先行檢驗: 0.4. 未遂犯的可罰性(依據刑法第25條 第 2項,未遂犯之處罰必須有特別之規 定) 0.5. 欠缺既遂犯構成要件的完全實現 未遂犯的成立要件  一、構成要件故意 未遂犯先檢驗主觀,再檢驗客觀。 未遂犯的成立要件 二、著手實行 著手實行的認定標準:  1. 形式客觀理論:行為人已開始實行嚴 格意義下的構成要件該當行為。 標準過嚴,且何謂嚴格意義下的構成要 件行為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