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发展趋势.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耳蜗发展趋势 Jade Ding 27.06.2015;目录;硬电极VS软电极 半覆盖VS全覆盖电极 均码VS量体裁衣(个性化选配) 素描到高清 耳蜗佩戴的变迁:从无奈到自在 半植入到全植入;软电极与超软电极:保护残余听力和蜗内微结构;;只有MED-EL, 才有28-31mm电极,覆盖整个耳蜗的长电极。 其他品牌电极长度虽然逐代加长,但截至目前仍未实现全覆盖。 澳:从18mm→22mm→25mm 美:从18mm→21mm→24mm;从均码时代到量体裁衣:全覆盖到个性化全覆盖 ;素描到高清 声音信号提取:从素描迈向高清重现;1980年全球第一个小巧的体配式处理器 1991年全球第一个耳背式处理器 2012年全球第一个一体机处理器 ;半植入到全植入;手术技术;1980s前:圆窗植入为主——最早的手术方式 截止2012年左右,骨岬开窗植入成为主流——一种更简单的植入方式,所有品牌均可采用,但创伤太大 由于电极柔软,奥地利人工耳蜗一直坚持倡导圆窗植入,经全球范围验证为更佳选择,2012年之后,圆窗植入重新成为主流,但不同品牌间仍有差异,有的品牌实际是圆窗开窗植入,但也打圆窗植入的口号 ;小切口VS大切口 ;单侧植入到双侧植入 从早期干预到超小龄干预 ;无数文章已经证明双侧植入的优势 家长的忧虑 双侧植入最好采用软电极,保留患者享受未来技术的机会。 具估计目前全球人工耳蜗植入数量400,000例,双侧植入数量已超过25000。其中72%为MED-El用户。 ;传统早期干预:2-3岁为听觉言语中枢发育的关键期,极重度语前聋儿童应在这一阶段接受人工耳蜗植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而且这一阶段儿童颅骨发育较好,植入体可较好安放且长期稳定。而如果能克服手术的年龄限制问题,越小植入效果越好。 超小龄干预趋势产生背景是MED-EL植入体小巧轻薄,无需依赖颅骨发育程度。因此手术医生逐步尝试更小龄植入,目前全球最小龄植入者为MED-EL用户,4个月时接受植入。 ;6个月-1岁之间植入的比例占总植入 人数的20% 1-2岁之间植入的比例站总植入人数27% 2岁以内植入的比例占总植入数的47%! ;奥地利人工耳蜗,引领行业发展40年!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