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策 及时改变桥梁重建轻养状况 桥梁工程的发展与其他事物发展一样,也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低标准到高标准,从仅要求能通行到要求安全舒适通行、长期耐久通行的过程。过去,由于交通建设欠账太多,桥梁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全社会自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建设上,加之对桥梁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客观上形成了重视建设(设计、施工),轻视桥梁养护、加固。桥梁建设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而事实上,桥梁建设是一个短暂时段,短则几个月,长不过3~5年,建设的优劣对桥梁后期运营状况的好坏以及寿命产生难以补救的先天性影响。服役期短则50年,长达100~150年,在如此长时段内的桥梁有效养护、加固及运行管理对桥梁的运营状况以及寿命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已有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桥梁先天缺陷做尽可能的补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桥梁健康进行持续呵护,减少病害的发生发展,避免桥梁突然垮塌,是桥梁使用寿命最大化。总之,要实现桥梁“健康”服役,避免桥梁垮塌等事故发生,必须从桥梁建设(设计、施工)这一源头抓起,并强化桥梁服役期养护、加固及运行管理,桥梁工程发展急需改变重建轻养的不利局面,做到建养并重。 对策 及时改变桥梁重建轻养状况 因为设计、施工、养护质量的不到位,致使桥梁寿命降低,提前重建,例如仅30年就重建,就相当于损失了70%的经济效益。 如此大的损失,社会是难以负担的,这实际上是把维修,重建,甚至危害遗留给我们的下一代。极不公平! 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对策 加强桥梁养护与加固,防止服役桥梁突然垮塌 桥梁从竣工投入使用开始,其使用价值(安全性)就开始下降,当使用价值(安全性)下降到一定程度(安全限值)后,桥梁则难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严重者可能发生垮塌,必须通过实时的桥梁养护、加固,恢复或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性,否则,将因桥梁的过早“死亡”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桥梁养护、加固是防止桥梁服役期突然垮塌的关键。同时,桥梁养护、加固的持续性、有效性以及桥梁状态的“在控”性,对不断维持桥梁使用价值,避免桥梁“病情恶化”乃至出现突然垮塌等事故,保证桥梁正常、安全服役十分重要。 服役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桥梁洪灾 辽宁某桥被洪水冲垮 服役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震灾害 服役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差导致桥梁垮塌 服役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差导致桥梁垮塌 昆明新机场在建立交桥垮塌,7人死 亡,事故直接原因:支架架体构造有缺陷,支架安装违反规范,支架的钢管扣件有质量问题,浇筑方式违反规范规定。 宁波招宝山大桥施工中主梁断裂 重庆某桥墩柱施工中的倒塌 …… 服役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桥梁钢结构结构缺陷、锈蚀、疲劳等导致垮塌: 服役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桥梁混凝土涂装保护不够: 主要针对腐蚀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日本为例, 混凝土涂装的发展经历了较长过程: 60年代 混凝土结构大量使用,曾认为不需维护 70年代 混凝土裂纹,钢筋锈蚀 80年代 腐蚀严重,国土交通部制定混凝土修复标准 90年代 高速道路管理集团制定『混凝土涂装及FRP补修基准』 2000年 路桥集团制定了『混凝土块剥落防止对策手册』 导致桥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发展速度与基础研究、技术储备间存在矛盾 ◆规范不够完善 ◆设计、施工对工程的责任意识不够(上海外白渡桥等则不同) ◆监理作用发挥不够 ◆施工质量欠佳 ◆管理养护不到位 * 对策 充分认识桥梁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大多数均与设计缺陷、设计不当有关。如何避免桥梁设计缺陷,提高其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一个课题,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桥梁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保证桥梁工程质量以及长期使用安全、耐久工作链条的一个关键节点上,不断提高质量意识与设计质量。 充分认识桥梁“最不利”状态,计入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对策 继承优良传统,合理选择桥型,创新建造技术 桥梁设计中如果将创新技术理解为摈弃传统的东西是不正确的。中国桥梁具有优良的技术、工艺传统,具有1400余年历史的赵州桥充分显示了中国桥梁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然而,最具民族特色,最适合于中小跨径桥梁,承载潜力最大,管养投入最少的拱式桥梁(特别是石拱桥)在一般跨径桥梁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更多的是采用混凝土桥梁。最主要的理由是拱桥施工工序复杂,质量控制困难。事实上,混凝土桥梁建设质量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更多,其长期耐久性能并不比石拱桥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