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资料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李伟胜 liweisheng@2008. /liweisheng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之中 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但是,人是能够思想的苇草。 要摧毁他,不必全宇宙都武装起来。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死地。然而,即使宇宙毁灭人,人仍然比毁灭他的力量更尊贵。因为他知道自己面临毁灭,以及宇宙优越于自己的事实,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之中。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站立起来。 ——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 核心观点 提纲 一、辨明方向,追求实现学校转型 二、辨析思想,理解校长办学理念 三、合理定位,逐步推进学校发展 四、抓住关键,促进教师团队发展 一、辨明方向,追求实现学校转型 (一)从几个事例看学校教育 1、山里少年 2、“啃老族” 3、两次作文指导课 事例1、山里少年 韩少功:《山里少年》,《文汇报》2003年8月29日第11版。转载于《读者》2003(22)。 我发现凡精神爽朗、生活充实、实干能力强、人际关系好的乡村青年,大多是低学历的。 老李家的虎头只读过初中,是个木匠,但对任何机器都着迷,从摩托到门锁均可修理,看见公路上一辆吊车也要观察半天,是百家相求的“万事通”,自己的日子也过得很富足。 周家峒的献仁更是个连初一也没读完的后生,忙时务农,闲时经商,偶尔也玩一玩麻将或桌球,但并不上瘾,已经娶了个贤慧妻子,见邻居有困难都乐呵呵地上门相助,走在山路上还哼几句山歌。 与此相反,如果你在这里看见面色苍白、人瘦毛长、目光呆滞、怪癖不群的青年,如果你看到他们衣冠楚楚从不出现在田边地头,你就大致可以猜出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的乡村知识分子。 他们耗费了家人大量钱财,包括金榜题名时热热闹闹的大摆宴席,但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正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自我心理压力,过着受刑一般的日子。但他们苦着一张脸,不知道如何逃离这种困境,似乎从没有想到跟着父辈下地干活正是突围的出路,正是读书人自救和人间正道。他们因为受过更多教育,所以必须守住自己的衣冠楚楚的怀才不遇。 事例2、啃老族 2005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可能会被载入人类史册的新名词——“啃老族”。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有人戏谑地称他们为“啃老族”。 据报道,“啃老族”可分几类。 ①约20%为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②约10%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 ③约20% 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不成功,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 ④约10%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无事可做。 ⑤约10%是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 ⑥30%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 见周其俊:《据调查目前我国约30%成年人由父母供养 年轻“啃老族”谁之过》,《文汇报》2005年7月8日第9版。 事例3、作文指导课 :第1次 ……接着进行命题作文的具体指导。因为“敌论点”(“读书无用论”)每个人都一样、而且相当明确,所以L(教师——引者注)没有多讨论。接下来她指出难点在于怎么驳,从哪些方面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昨天写的小片段,让学生谈一谈。 第一个学生答:“敌论点的有用与无用是以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这个回答很有辩论手的敏锐,他从衡量“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切入,直接批驳敌论点逻辑起点的错误,应该说很有力度。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社会发展中的暂时情况……”另一个学生说。这个思路能引发对一系列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探讨,能从历史的角度、用大量事实材料雄辩地论证。可以说学生的回答中蕴涵着生动的、色彩斑斓的思维闪光点。 但L并不在意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她淡淡地滑过学生的思维世界,评第一个学生的观点:“这是从读书的目的来谈”;评第二个学生的观点:“对,从长远看,读书有用”——学生的思维嘎然而止。 接着讲了几个准备好的例子,包括一个美国科学家划一条线要一万美元的故事、“美的”空调花大价钱请一位博士的故事等。 这些生动的故事和前面对学生的评论与忽略,都是为了坚守她预定的轨道。 讨论由L归纳出结论,即驳“读书无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小的从个人来说,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大的从国家来说,科技的进步、人民素质的提高对国家建设的作用。 这次作文指导以统一思想作为结束。 事例3、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