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遗传学概述讲义.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遗传学概述第一节 遗传学概述重点难点掌握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原则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原则熟悉遗传性疾病的分类遗传性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及应用原则遗传性疾病的预防遗传咨询的主要原则了解第一节遗传学概述儿科学(第9版)前言01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特点先天性终身性家族性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目前已超过2万种临床表型和致病基因都明确的遗传疾病有5167种常染色体X连锁Y连锁线粒体总数基因描述14 989728493515 801基因表型相结合7500277致病基因明确的表型4 8083244315 167分子机制尚不明确1 461124501 590其他1 663106201 771总数22 9961 282606824 406儿科学(第9版)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分类02染色体病单基因疾病 线粒体疾病基因组印记复杂遗传病 儿科学(第9版)(一)染色体病 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的畸变数目异常缺失增加结构异常缺失易位倒位环形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常染色体疾病和性染色体疾病类型常染色体疾病性染色体疾病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病因由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性染色体X或Y发生数目或者结构异常所引起几十万到几百万碱基对缺失或重复引起概况约占染色体病的2/3,三体综合征、单体综合征、部分三体综合症和嵌合体约占染色体病的1/3,新生儿中性染色体异常的总发病率为1/500,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400,女性发病率为1/650其症状受多基因影响表现一般均有较严重或者明显的先天多发畸形、智力和生长发育落后,常伴有特殊肤纹,即所谓的“三联征”表型与性染色体有关,除了Turner综合征及个别患儿外,大多在婴儿期无明显临床表现,要到青春期因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或异常才就诊综合征有特定的临床表现举例常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偶见13三体及5p-综合征 Klinefelter综合症、Tuner综合症、XYY综合症22q11.2缺失引起的DiGeorge综合征儿科学(第9版)(二)单基因疾病 病因单个基因突变所致 发病率低 种类超过5000种 遗传模式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形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Y连锁遗传病因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代只要有1个显性致病基因传递给子代,子代就会表现性状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一对隐性基因。只携带1个致病突变的个体不发病,为致病变异携带者,只有携带纯合致病变异或复合杂合致病变异才致病致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为显性遗传基因致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遗传基因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遗传特点父母有一方有病,子女患病的几率是50%;若父母双方有病,子女患病的几率是75%;男女发病机会均等父母均为携带者,患者纯合或复合杂合,同胞中25%发病,25%正常,50%为携带者男性患儿后代中女性都是患儿,男性都正常;女性患儿后代中,50%为患儿男性患儿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均是携带者;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子女中男性50%为患儿,女性50%为携带者只有男性出现症状,由父传子举例结节性硬化症、亨廷顿舞蹈病、多指(趾)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耳聋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慢性肝炎血友病、杜式肌营养不良、Rett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突变所致的性反转儿科学(第9版)(三)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具有自主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DNA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之外的一组基因组 线粒体突变或异常会导致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发生疾病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病(脑肌病)视神经疾病耳聋……儿科学(第9版)(三)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功能缺陷导致的疾病非常复杂遗传方式复杂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母系遗传疾病表现复杂累及多系统器官相同突变在不同个体的临床表现具有差异性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复杂影响儿科学(第9版)(三)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疾病分类线粒体基因组突变引起的疾病缺陷基因位于核基因组的疾病核基因组与线粒体DNA信息交流缺陷引起的疾病线粒体DNA获得性突变造成的疾病 遗传特征母系遗传半自主复制和异质性高突变率累积效应儿科学(第9版)(四)基因组印记 同一基因改变,但来源不同亲代,在子女产生不同表型的现象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可能是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等位基因受到不同修饰(DNA甲基化等) 两条等位基因的表达取决于它们的亲代来源父系印记基因:来源母本的等位基因表达而来源父本的等位基因不表达的基因母系印记基因:来源父本的等位基因表达而来源母本的等位基因不表达的基因儿科学(第9版)(四)基因组印记 Prader-Willi综合征和Angelman综合征疾病Prader-Willi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别称肌张力减退-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