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上絲路文化 之 讀物報告 閱讀書籍---- 絲綢之路──東方和西方的交流傳奇 指導老師: 耿慧玲 老師 ? 學號:9321036 系級:幼兒保育系2年B班 姓名: 蔡 雅 如 目 錄 書籍簡介 讀後感想 閱讀心得 簡介書名:絲綢之路──東方和西方的交流傳奇 Marco Polo Et La Route De La Soie 作者:Jean-Pierre Drege 作者簡介 文學博士,曾是法國遠東學院成員,現為高等人文學會研究院教授。他是中國文化史專家,十餘年來從事敦煌手稿的研究。 譯者:吳岳添 發行人:孫思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1994 年 03 月 10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得獎榮譽: 1994年 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 叢書系列:XB 發現之旅 規格:平裝?/?195頁?/?32 普級?/?單色印刷?/?初 ISBN:9571309516 出版地:台灣 價錢: 新台幣二0 0元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台業字第0214號 ISBN 957-13-0915-6 書 評 -- 『博客來』編輯推薦 《博客來導讀》本書的作者是中國文化史專家,十餘年來從事敦煌手稿的研究,對中國歷著深刻的研究。他以平易近人的手法詳盡地敘說了發生在絲綢之路的種種故事與傳奇,更難得的是,書中每頁均仔細搭配了相關的彩色壁畫、照片,讓人彷彿置身於時光的洪流之中,流連忘返。 無數的神秘故事都從絲綢之路開始說起,不論使節、商人、傳教士等等,都透過這條危險崎嶇的道路,交換著政治、宗教、經濟的文化,而探險家們所記載下的歷險過程與各地多采多姿的風土民情,更為這條絲綢之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讀者可以從書中領略作者筆下點出的絲路風華與浪漫,例如公元前一世紀,絲綢和其他珍貴的布料一樣,要經過多次轉手才能運到羅馬,由於產地神祕,更由於質地優良,而大受歡迎,透過使節的進貢,它成為中國和西方交流的第一種商品。公元一世紀左右,中國人在漢代征服了中亞之後,絲綢之路隨著貿易量的增長,慢慢也出現了傳佈宗教的活動。 還有蒙古帝國時期的描述也令人悠然神往,由於驛站的設立與大汗的鼓勵,往來絲綢之路的商隊日趨頻繁,許多在這條路上往來奔波冒險的商人,還另外擔負了傳教的使命。馬可.波羅所著的奇蹟之書,詳細記載了二十多年來他往來歐亞各地的探險經歷,也讓西方世界從此對東方充滿了許多浪漫的幻想。 讀完本書,或許有想要到絲路一掀面紗的旅遊衝動!(文/權自強) 書籍目錄 第一章:使節的時代 第二章:朝聖者的時代 第三章:商人的時代 第四章:馬可.波羅 第五章:傳教士的時代 第六章:航海家的時代 見證與文獻 大事紀 圖片目錄與出處 索引 感想 前言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的豐富,它分別設了不同的時代和人物去講述有關遠古時代的地理、文化、戰爭、商業貿易以及海上、陸上的絲路,並且在書中提及了許多宗教方面的事蹟,ex: 基督教傳教士傳教的故事、佛教的由來和發展--敦煌發現了最早的木版印刷佛經等等,其中在宗教的部分還有許多,包括了伊斯蘭教、摩尼教….,當然,其中還有提到許多有趣的內容,包括-鄭和七次下西洋、十字君東征、達.伽馬在印度、麥哲倫到達菲律賓等等,而這些見聞往往引起我深入探索及閱讀的樂趣,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馬可波羅和其爸爸伯伯的故事和旅行故事,很多有趣的內容我將會在以下做一個分享和分析。 第一章 使節的時代 本書中分別分了許多章節來說明不同的時代 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里希托芬把連接中國和西方的交通命名為『絲綢之路』,其實,這個名稱不能概括當時東西方的全部,因為『絲綢之路』運送不同的商品,其中包括有香料、紙張和瓷器等等,不只如此,絲綢之路更為我們交流多元的東、西方文化、技術、宗教等等訊息,可說是當時的一大通路。 書上畫有一張圖片,上面描繪的是一位穿著絲綢的婦女,看起來衣不遮體,就好像我們現代人所看到的薄紗,讓人很容易就看清楚婦女身上的曲線,藉由這張圖,我開始探討絲綢的由來 ,其實,羅馬人是經由帕爾特人認識了一種來自於中東的紡織品—絲綢當時絲綢及為的珍貴,因為他和其他珍貴布料一樣需經過多次轉手來可運送到羅馬,且由於絲綢的產地神秘,質地優良更受大家的歡迎,據說它是中國和西方交流的第一種商品 ,但是,因為衰退時期的羅馬奢侈成風,所以昂貴的絲綢漸漸成為羅馬人的必需品,羅馬也因為進口絲綢流失的大量的金錢,因此在當時絲綢被哲學家批為是國家衰敗的象徵,十分瞧不起它,甚至下令禁穿絲綢。 註:當時的帕爾特人即為波斯化的『基斯泰人』,中國人以前稱之為『安息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