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Social Sciences in
《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2
云南传统植物染料及其开发
颜 恩 泉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高原,传统植物染料在各民族衣物染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
染料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取代了植物染料。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比较,认为植物染料对人体有益无害,这是 化学染料无法相比的。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植物染料。云南植物染料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应让传统的加工、染制技 术在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民族经济和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植物染料;开发;优势
中图分类号:C95;TS19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4)02—0088—04
云南地貌形态特殊,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
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 风和西南季风的控制下,又受西藏高原的影响,从而形 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38.3万平方公里的高原上, 具有热、温、寒等不同地区。就是在一个很小范围内, 由于海拔不同,也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特点。由于具有多元气候并存的特征,所以,在不同气 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在云南基本上都有分布。这种特殊 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不同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 生存空间,云南因此获得“植物王国”、“香料之 乡”、“天然花园”、“药物宝库”、“染料源泉”等 许多美称。
在众多的植物种类中,就包含着多种植物染料,有 的属于乔木,有的属于灌木,有的属于草本,有的既是 染料又是药物,具有多功能的特征。而云南的少数民族 具有非常丰富的利用植物染料的经验。
的用根、有的用皮、有的用花、有的用果;其中有的是
单独使用,有的是综合使用;有的一次成色,有的则需 经过媒染方能达到目的。在云南各民族生活中,经常使 用的染料植物及制作方法如下:
1.蓝色染料。蓝靛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最常 用的染制蓝色的植物。它喜生长在山箐沟两侧,高90~
100公分,杆分节,叶呈墨绿色。过去多为野生,也有 农户将之移栽房前屋后。蓝靛又是中草药,它具有消炎 清凉的作用。在民族传统植物染料中,蓝靛的使用范围 最广。云南26个民族都使用蓝靛染色。60年代以前,在 民族地区曾有专门从事蓝靛染色的作坊,此种染制技术 一直延续到60年代中期方被化工染料所取代。但在边远 的民族地区至今依旧沿用传统的蓝靛,不同的是使用面 相对狭窄。历史上,提制蓝靛曾是某些山区居民家庭经 济的主要来源。他们生产的蓝靛除满足自己需要外,大 部分运到集市卖给专门从事染布的业主。
由于加工制作方法的差异,加工后的蓝靛分液体和 固体两种,具体方法如下:其一是液体蓝靛,是将靛叶 放入木缸用清水泡约半月左右,待清水变成蓝黑色时, 便 可将靛叶捞出。待其沉淀后,再把上面的清水倒出约1/3, 再用木棒沿顺时针方向搅动,待缸面呈现出一层水花 后,加入适量的烧酒和石灰水,然后再用木棒搅,最后 盖上缸盖。每天早、中、晚各搅一次,三五天后便可将 所需染制的已用酸水浸泡过的白布投入染缸内浸染。每 次浸染后将布料捞出扭干晾晒,而后再染。这样反复三
一、植物染料的分类及制作方法
分布在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和
边境沿线,由于交通不便,人们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过 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纺织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历史上,都是妇女承担织布和染色等劳 动。她们从山上采集植物把布染成自己所需的颜色。在 众多的植物染料中,使用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用叶、有
收稿日期:2003—08 —20
作者简介:颜恩泉(1950~),男,苗族,云南文山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和 历史研究。
88
四次便可。其二是固体蓝靛。主要的加工方法是先挖一约深1.5米、长2米、宽1.2米左右的土坑,然后把坑底部 及四周的泥土捶紧。将割来的靛叶铡成两寸左右放入坑
四次便可。其二是固体蓝靛。主要的加工方法是先挖一
约深1.5米、长2米、宽1.2米左右的土坑,然后把坑底部 及四周的泥土捶紧。将割来的靛叶铡成两寸左右放入坑 内,加上石灰粉拌匀后压紧,再用草席、稀泥密封方 可。靛叶逐渐在坑内发酵、腐烂变成稀泥状。大约20天 后便可将盖打开,捞出腐烂的枝条,用盆子将蓝靛舀起 倒入用羊蕉叶垫好的箩筐内,让其中的水汁顺羊蕉叶的 交接处滤出,固体的蓝靛便制成了。与液体蓝靛相比, 固体蓝靛运输方便,容易保管。每逢街天,村民便可将 其挑到集市出售。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蓝靛染色,但 加工方法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 加工蓝靛仍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