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表面电镀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纤维表面电镀铜朱教群,张炳, 梅炳初, 张静平,卢雪飞(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碳纤维表面电镀铜 朱教群, 张 炳, 梅炳初, 张静平, 卢雪飞 (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研究了碳纤维表面进行镀铜处理的镀液组分及工艺条件。电镀前先在马弗炉中 600~800 ℃下对碳纤维进 行氧化处理。镀液采用水浴加热, 温度控制在 35~40 ℃, 电流密度为 0.5~2.5 A·dm- 2, 最佳 pH 值为 9.0±0.5。采用 本实验工艺在碳纤维表面镀铜, 效率高, 镀层均匀, 关键词: 碳纤维; 电镀铜; “黑心”现象 厚度为 1.5~2.0 μm, 基本上消除了“黑心”现象。 中图法分类号: TD9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939( 2007) 02- 028- 04 2.1.2 碳纤维表面处理的方法 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从而改进表面活性的方 法很多, 如气相氧化、液相氧化、电解氧化、等离 前 言 1 碳纤维由于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 如高的比强 度、比弹性模量, 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等而引起人们 的广泛关注, 成为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增强纤维[1]。用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体制备复合材料可以满足高强度、 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要求[2~5]。但碳纤维与很 子氧化 等 , 这 些 方 法 都 能 改 进 碳 纤 维 表 面 的 润 湿 性。本实验是将碳纤维在马弗炉中于 600~800 ℃保 温 2 h 进行表面氧化处理。氧化时在碳纤维表面以 官能团形式固定了大量的氧, 而且高温氧化会使碳 多金属的润湿性不好, 如金属铜, 当制备的碳纤维/ 纤 维 表 面 显 著 起 坑[8 ~ 11 ] , 从 而 可 以 加 强 与 金 属 的 铜复合材料在承受载荷时, 往往会造成碳纤维的拔 机 械嵌合力, 防止金属层的脱落。 2.2 碳纤维表面电镀铜 实 验 所 采 用 的 碳 纤 维 是 由 吉 林 碳 素 厂 生 产 的 出、剥离或脱落[5]。要制备出好的碳纤维/铜复合材 料, 其关键问题是解决碳纤维与铜的润湿性, 实验 研究证明[6, 7],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碳纤维表面电镀铜。 3K、PAN 纤维, 每 束 含 单 丝 3 000 根 , 每 根 直 径 约 为 7 μm, 密 度 为 1.76 g/cm3 。 先 用 空 气 氧 化 法 对 碳 纤维进行表面处 理 , 然 后 在 一 定 浓 度 的 硝 酸 溶液中浸泡约 2 h, 取出洗净。其电镀溶液的基本 配方如表 1 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对镀液进行搅拌, 以减少 镀 液 中 成 分 分 散 不 均 匀 的 现 象 , 防 止 阳 极 钝化, 从 而 改 善 镀 层 质 量 。 在 整 个 实 验 过 程 中 需 要保证镀液呈弱碱性( pH 值控制在 9±0.5) 。 碳纤维的电导率一般只有 1.0×104~1.0×105 S/m, 所以不能直接将其作为电极进行电镀。本实验采用 2 实验原理及方法 2.1 碳纤维表面处理 2.1.1 碳纤维表面处理的必要性 镀 铜 碳 纤 维 的 铜 镀 层 是 以 机 械 嵌 合 的 方 式 和 碳纤维结合在一起的[4]。镀铜时, 析出的铜原子极 易在碳纤 维 表 面 富 集 , 而 且 首 先 是 在 碳 纤 维 表 面 的沟槽内 沉 积 , 因 此 碳 纤 维 表 面 的 粗 糙 度 在 很 大 程度上影响了镀层与碳纤维的紧密结合程度[5], 所 以必须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收稿日期: 2006- 11- 14 作者简介: 朱教群, 男, 1941 年生, 博导,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0, 电话: 027-稀有金属快报2007 年 26 卷第 2 期29水浴加热,温度保持在 35~40 ℃。表 1 碳纤维镀铜的镀液成分及配 稀有金属快报 2007 年 26 卷第 2 期 29 水浴加热, 温度保持在 35~40 ℃。 表 1 碳纤维镀铜的镀液成分及配比 T a ble 1 Compone nts a nd mixing- ra tio of e le ctropla ting s olution of e le ctro- coppe ring on ca rbon fibe r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药 品 组 成 含量/g·L- 1 碳纤维镀铜层的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