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装食用油脂储藏和运输操作规程
CAC/RCP 36–1987
1987 年通过。修订:1999 年、2001 年、2005 年、2011 年、2013 年和2015 年。
MO364/Ch
CAC/RCP 36 – 1987 2
1. 范 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粗制或精炼食用油脂的散装处理、储藏和运输。
2. 引言
2.1 概 述
在本操作规程所讨论的操作过程中,油脂可能会出现三类变质情况。油脂易变质程度
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油类或脂肪类型,性质为天然、部分精炼还是完全精炼,以及是
否存在杂质。这些因素在油脂储藏和运输过程中都要予以考虑。
2.1.1 氧化
油脂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有些氧化影响可以
在食用油炼油厂通过额外的加工工艺去除,因而产生额外的成本。但是,也有些氧化影
响过大,根本无法去除。
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建议的基础原则。温度升高时,氧化反应
发生得更为迅速,因此每个操作流程都应该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铜与铜合金有催
化作用,即便是痕量级的存在(百万分之几),也会大大加快氧化的速度。因此,操作
系统中必须严格清除铜与铜合金。铁等其他金属也会产生催化作用,不过比铜的作用弱。
2.1.2 水解
水能够促进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水解过程也会受到某些
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用于储藏或运输油品的罐体在使用前应该保持清洁干燥。
2.1.3 污染
不利的污染可能源自设备前次装运货物的残留,灰尘、雨水、海水,或意外掺入的
其他产品。在储藏装置和货船中,确保阀门和管道清洁往往面临着一定的难度,特别是
各种罐体通用的阀门和管道。污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预防,包括良好的系统设计,充分
的例行清洁,以及有效的检查维修。在货船上预防污染的方式包括,采用完全分隔的舱
体系统装载油品,此类货船的曾运货物为本操作规程附录2 《食品法典可接受曾运货物
清单》中列明的物品。
拒绝使用前次运输装载过本操作规程附录3 《食品法典禁止最近曾运货物清单》所列
物品的油罐,也可以避免污染。
未列入《食品法典可接受曾运货物清单》或《食品法典禁止最近曾运货物清单》的
曾运货物只有在进口国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在两份清单最终完成之前,从业人员可以参照附录4参考文献中提及的清单和数据。
在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可以列入可接受曾运货物清单时,主管部门应考虑如下标准:
CAC/RCP 36 – 1987 3
1 该物质通过设计得当的系统运输或储藏;储运设施具有适当的例行清洁制度,包括
验证各批货运之间的清洁效果,并辅以有效的检查和记录程序。
2 后续油脂货运中该物质的残留物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该物质的每日
允许摄入量(或每日耐受摄入量)应不低于每日0.1毫克/ 千克体重。未设定每日允
许摄入量(或每日耐受摄入量)标准的物质应当逐案进行评价。
3 该物质应不是已知食品过敏原,且不包含已知食品过敏原,除非该已查明食物
过敏原随后能够通过预定用途的油脂加工工艺充分去除。
4 多数物质在正常的运输和储藏条件下不会与可食用油脂发生反应。但是,如果发生
反应,则任何反应产物必须符合第2条和第3条标准。
3. 储藏和运输
3.1 储罐
3.1.1 地上储罐
储罐最适当的形状应为圆形横截面的竖直罐体,自带固定上盖,最好是圆锥形。最好
采用窄高的油罐,缩小罐内物质的表面积,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油脂与罐内空气和氧气的
接触。油罐底部应为锥形或坡形(带有集油槽),以便利排放。
所有开口,例如检修孔、进油口、出油口、排尽装置等,均要保证能够锁闭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