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梅山竹编工艺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湘中梅山竹编工艺初探   摘要:梅山竹编是梅山地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它以竹篾为载体,以梅山文化为依托,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工艺程序包括选竹,削竹,分篾,编织等四个步骤;有诗词序文竹编、名言警句竹编、竹编对联、喜庆竹编等数种竹篾体类型;其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梅山文化的传承断口对传统工艺创新性。   关键词:梅山竹编竹篾体工艺   1梅山竹编概述   梅山,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它处于湖南中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风韵独特的人文景观。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今湖南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即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二水之间成西南一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一雪峰山区,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湘中地区是楚王部众居住地,楚为芈(音Mi)姓,楚人居住地为芈山。而到秦汉时,“梅”因助汉高祖灭秦有功,故封侯,所封之地即为湘中山地(今新化、安化一带)。人们把他所据之地称为梅山,这又恰好与当地Mi之音吻合。之后,积习成俗,这片土地被称为梅山。梅山地区的人们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和发展,孕育了一种神秘古朴的梅山文化。   梅山地区钟灵毓秀,山水隽永,民风淳朴,是湖南省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50%,竹木资源丰富,结构完整,这为竹编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梅山竹编是梅山地区一种特有的竹编手工艺,它成长于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之上,并在梅山文化的滋润中不断发展壮大。   梅山竹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使这一地区的人们大多拥有竹编绝活。曾建国(1944年-)就是其中一位代表(如图1),这位老手工艺人现年65岁,在细细的竹篾中已编织了50余年,在平时的手艺活中,他慢慢地参悟到了在平面竹编上编织文字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完成了对“竹篾体”产品不同形式与种类的开发,包括竹编对联、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诗词序文、纯汉字竹编、纯英语竹编、英汉结合竹编、图文结合竹编等。如今,他能娴熟地编织任何文字,并且首次使用“竹篾体”的概念来描述与形容这种竹编字体,为我国传统竹编文化添上了重要一笔。“竹篾体”文字竹编,其工艺源自于梅山传统竹编寓意吉祥的“福禄寿蘸”四字的编法,如图2所示,糅合了书法艺术和竹编技艺的全新字体,其字体古朴隽永,独具一格。   2梅山竹编的工艺特征及种类   “梅山竹编”的“竹篾体”编制方法,将文字系统地编入竹(草)制品,开创了文字书写的新载体,区别于书法、打印、喷绘、雕刻、拼接、剪纸、十字绣、湘绣、刺绣等形式,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2.1梅山竹编的编制工艺(如图3)   (1)选竹、锯竹   在梅山地区,能用作平面竹编的竹主要有五种:慈竹、楠竹、绵竹、青皮竹,毛竹。最好的是慈竹,它质地柔软,纤维细长,纵横易分,能分出似绢、似纱般,薄如蝉翅、细如发丝的竹丝来。   砍竹时选林中间的竹,因为它四周有同伴保护,风雨摇曳中竹竿表皮不会被擦伤。选竹节较长的为最好。鲜竹经24小时缩水后,是最好分层的时候,在三天内把篾层全都分出来。   (2)刮青、削平锯口和分块子   刮青,就是把竹表面的青色胶质层刮掉,便于染色、油漆等。   完成刮青后,把竹筒头部锯口削平。   分块子:按竹筒大小,分出不同宽度的竹块,以外圆基本平为准。   (3)分出薄篾层   竹子的性质是:幼软老硬,根老梢嫩,纤维细软,表密里粗。竹表层的纤维最密,里层的纤维逐渐变粗,最容易虫蛀和霉变。只有表层才能启出薄如蝉翼的篾层来。   (4)三防处理、染色和分丝   ①三防处理   将竹篾层放入1:2的(双氧水:水)溶液中煮沸2小时,得到脱脂增白的效果,使色层更加接近同一色层。按不同的篾层、不同的厚度,双氧水的不同浓度,增减煮篾的时间。   ②染色   按不同地域,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颜色的染料。染竹篾的染料最好是直接染料,渗透性强,不易脱色。基本配制方法是,按照染料1:水100的比例进行配制。先将染料用白酒融成糊状,再倒入煮开的沸水中,充分搅匀。将竹篾悬浮在沸水中,这样染出的效果才最好。染色的过程十分难掌握,每染一次都不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竹篾的煮染更难。每层的纤维质地不同,吸收水分的程度也就不同,得到的色篾颜色差别就非常明显。同一根竹启出的篾,在同一锅染水中同时煮染,仔细分辨至少也有10个色阶。因此,做到色层一致是保证艺术效果的关键。   染色的时间因篾层、染料的浓度不同,而所需的时间差异也非常大,大约在12小时左右。   ③分丝   简单实用的分丝工具:排针,是老艺人们长期的编织实践中发明的。起初为指甲分丝、刀尖分丝,后来发明了排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