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表面看来,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顿悟似乎要更科学一些,同时这也符合实验心理学的主流趋向,但从本质上看,信息加工的观点无非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常规的表征(组块式表征)只能产生常规的问题解决,顿悟式的问题表征(破组块式表征)才能产生顿悟。换句话说,即顿悟具有顿悟式的问题表征,只有顿悟式的问题表征才能产生顿悟,这似乎是同义反复。 Epstein等人(1984)发现,即使是象鸽子这样智慧相对较低的动物,也会在适当的实验情景下表现出顿悟行为。研究者训练鸽子获得了两项技能,一是去啄一个可以使之获得食丸的按钮,二是推动一只小木箱到特定的位置。研究者观察到:当按钮的位置被安置得比较高,鸽子够不到时(鸽子的飞行行为已经被消除),它就会将事先放在笼子另一边的小木箱推到按钮的下方,并爬上木箱去啄按钮,而鸽子的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顿悟特征,即表现出“突发性”、“直指性”和“(行为操作的)持续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顿悟研究似乎开始处于停顿状态(这有点类似于顿悟产生之前的那种“停顿状态”),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顿悟研究本身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①尽管一些心理学家提供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顿悟研究实验,但每个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顿悟现象却是不一致的,如蜡烛问题、九点问题、双绳问题、火柴游戏问题等,没有人能证明这些问题具有同质性。当研究的样品(顿悟现象)本身存在着差异时,研究肯定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顿悟现象本身不稳定,那它就不能给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 ②没有提供顿悟的独特的大脑机制,如果顿悟是一种有别于普通问题解决的心理现象,那它就一定会有其独特的大脑机制。③信息加工观点是基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而计算机解决问题是以常规问题解决方式为主,这样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顿悟本身就存在一个适当性问题。 针对顿悟研究的这些问题,一些研究者(Luo Niki, 2003)开始了一种新的研究尝试,这种尝试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造模,如果要想真正揭示顿悟,那就必须为研究提供一个恒定的顿悟模型,而且这种模型必须要有产出性,也就是说这种模型要能为研究产生出一定数量的、较稳定的顿悟样品。如果仅对个别的顿悟现象进行分析,那这种分析是不能从科学角度来说明任何问题的。而要想成功造模,就必须抓住顿悟的最本质特点。在仔细考察苛勒的顿悟概念之后,“阿哈!”(Auble, et al., 1979)感被从各种顿悟现象中提取出来,这样就确定了造模的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当代心理学主要为顿悟研究造了二种模型,一种称为CRA(compound remote associates)( Jung-Beeman, 2004)。In a CRA task, participants are given three words (e.g., pine, crab, and sauce) and are required to produce a single solution word (apple) that can form a familiar compound word or phrase with each of the three given words (pineapple, crab apple, and applesauce).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solve more than half of the CRA problems in a short time without any external help(被试不能产生“阿哈!”感),但约另一半较难的任务则要借助于外在的帮助(被试会产生“阿哈!”感), 另一种是“啊哈谜语”, “啊哈谜语”(Auble, et al., 1979)的特点是用一个含有某种因果关系的短句来表述一种关键性的情景,例如,谜语“因为布破了,所以草垛变得至关重要” ;谜语“因为是一位专业人士替这位老人照的相,所以看不出照的是谁” ;“你把他打死了,却流了你的血”。 其次,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顿悟的大脑机制,具体说就是运用新近发展起来的脑成像技术(如fMRI, PET, EEG等)来直接观察大脑在处理顿悟问题时的活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和分析影响人大脑产生顿悟的心理障碍。(对“啊哈谜语”所导致被试的大脑活动进行扫描。) 在实验中,研究者还采用了另外一类项目作为基线或者参照活动的状态。这类项目相对较容易,人们无须看到答案仅凭自己(undergraduate)的知识或能力就能解决。比如“因为太阳光被聚焦,所以报纸就燃烧了起来”(放大镜),或者“因为白色的粉末放进咖啡里,所以咖啡变得甜了”(白糖)。对于这类谜语,被试在看到答案以前就已经有了自己正确的解答,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J05 公用卫生间、住宅厨房及卫生间.docx VIP
- 吉木乃县塔斯特金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VIP
- 职业健康检查作业指导书(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部分).doc VIP
- DB53T1340-2025 香石竹品种真实性鉴定SNP分子标记法.pdf VIP
- 《蜀相》《登高》《客至》《登岳阳楼》联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VIP
- 医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标书撰写资料.ppt VIP
- 08 海尼曼英语绘本GK_MyFamily(我的家庭).pdf VIP
- KEYENCE基恩士LS-7000 系列 用户手册.pdf VIP
- 第6课 学习可以有创意(课件)心理健康苏科版四年级全一册.ppt
-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