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肠杆菌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O-F试验;氧化酶试验阳性:紫红色(假单胞菌与奈瑟菌) 阴性:无色(肠杆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红色(肠杆菌) 阴性:淡黄色(醋酸不动杆菌) ;肠杆菌科细菌抗原模式图;菌毛或菌毛样结构
荚膜或微荚膜
外膜蛋白
内毒素
外毒素;所致疾病;肠杆菌科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区别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绿色(变形杆菌) 阴性:黄色(大肠埃希菌-) ;葡萄糖酸盐试验阳性:黄绿色(肠杆菌) 阴性:蓝色 ;大肠埃希菌;2.蟑螂埃希菌(E.blattae)不常见,偶可从
人类标本中检出并有潜在的致病性。
3.弗格森埃希菌(E.fergusonii)
4.赫尔曼埃希菌(E.hermannii)
5.伤口埃希菌(E. vulneris)。
本菌属细菌的DNA G+C 为48~52mol%。本节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叙述。; 一、临床意义(一)致病因素;2.内毒素
大肠埃希菌的细胞壁有内毒素活性,其毒性部位在类脂A(lipid A),与所有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一样,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作用,如发热、休克、DIC等。;3.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toxin,LT),加热 65℃、30分钟即被破坏;
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toxin,ST)
LT和ST均可使肠道细胞中cAMP的水平升高,引起肠液大量分泌而导致腹泻。;所致疾病;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致病特征;二、细菌特性;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大肠埃希菌电镜图;培养特性;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血平板);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MAC);生化反应(重点);大肠埃希菌抗原结构;1.O抗原 是多糖磷脂复合物(LPS),耐热,加热100℃不能灭活,目前已知有171种,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
2.H抗原 是不耐热的蛋白质,已知有56种,均为单相菌株。
3.K抗原 是多糖荚膜抗原,对热稳定,在K抗原存在时能阻止O凝集。已知有100种,不是每个菌株均有K抗原。
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别按O:K:H的顺序,以数字表示,如O111:K58:H2、O157:H7等。;(一)检验程序(二)标本采集
(三)检验方法(四)耐药性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 ;大肠埃希菌检验程序;1)ET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加肠毒素测定
生化反应符合大肠埃希菌,属于一些特定的血清型别;
主要依赖ST和LT肠毒素的检测,常用生物学方法或细胞培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2)EP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
用多价抗血清检测其O抗原。取5~10个乳糖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菌落,进行特异性抗血清的凝集试验,
3)EI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加毒素测定,
本菌与志贺菌相似,多数EIEC为动力阴性,乳糖不发酵或迟缓发酵。
所有EIEC菌落均为赖氨酸脱羧酶阴性,无动力,其中最常见的血清型O152和O124为乳糖阴性,与志贺菌的抗血清有交叉反应,两菌属十分相似,
主要的鉴别试验:醋酸钠、葡萄糖铵利用试验和粘质酸盐产酸试验,大肠埃希菌三者均阳性,而志贺菌三者均阴性。
毒力测定(豚鼠眼结膜试验):以被检菌液接种于豚鼠眼结膜囊内,产生典型的角膜结膜炎症状,并在角膜上皮细胞内出现大量细菌者,为毒力试验阳性。;4)EHEC(类志贺毒素型):
血清分型加生化反应
可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SMAC)直接筛选不发酵山梨醇的菌落(35~37℃培养24~48h后选无色菌落),经次代培养后可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O157抗原。 ;O157:H7菌落特征(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平板,无色菌落);沙门菌属;一、分类;二、细菌特性;伤寒沙门菌革兰染色;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血平板);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MAC);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SS);伤寒沙门菌KIA(K A-+)MIU(+--);沙门菌IMViC试验(-+--);(四)抗原结构;凡含共同抗原成分的血清型归为一个群,每个群以O加上阿拉伯数字及括号中大写的26个英文字母(A~Z)顺序编排,如O2群(A),O4群(B),O50群(Z)等,Z以后无英文字母标记,直接以 O加数字表示,如O51群~O67群。O抗原是分群的依据。
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与相应的抗血清反应时呈颗粒状凝集。;所致疾病;肠热症;伤寒的发病过程;随后,细菌随血流播散至肝、脾、胆囊、肾和骨髓等实质器官中,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第二次菌血症)并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皮肤,患者出现持续高热、肝脾肿大、皮疹和全身(内毒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pdf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0)字母教学.pptx VIP
- 1.2.3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表格式)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生物化学》考研查锡良版2025年配套名校考研真题库.pdf VIP
- 110KV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ADA血糖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