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永定河水利工程与水文化
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 刘德泉
一、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永定河是流经首都北京的第一大河。其上源分南北两支:北支洋河,源自内蒙古兴和县以北的山麓;南支以桑干河为主干,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永定河流经山西、内蒙、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自治区,全长680公里(740.16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在北京市境内,永定河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和大兴五个区,北京河段长170公里,流域面积3168平方公里。永定河在门头沟段的河长是100.5公里。永定河被公认为是北京的母亲河。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永定河泥沙冲积成的北京平原为北京城提供了存在的地理空间;人文始祖黄帝在永定河上游涿鹿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永定河水滋润了北京城;引永定河水发展灌溉,为北京由北方重镇到建都奠定了物质基础;永定河流域为北京城建设提供了大部分建筑材料;永定河流域为北京城提供了主要燃料;永定河文化是北京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永定河不仅孕育了首都北京,更为我们门头沟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与多方面的基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永定河我们的母亲河。
资料: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中洪灾最严重的河流。金代(11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834年间永定河决口、漫溢146次,改道10次,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洪灾发生。其中清乾隆元年(1736年)——宣统3年的176年中,发生决口、漫溢49次,平均每3.6年发生一次洪灾。民国存在的38年间,发生决口18次,改道一次,平均每2年就发生1次洪灾。洪水灾害绝大部分发生在石景山以下河段。
永定河上游主要的是泥石流灾害。1950年8月1-3号降水275毫米,8月4日降水47毫米,4天总降水量达到322毫米清水河谷各沟发生泥石流124处,波及107个村庄。其中达摩庄、田寺、东北山、黄岭西等最为严重。冲毁房屋1200间,耕地1.15万亩沙压耕地8106亩,水泡耕地3678亩。冲倒各种树木8。77万株死亡95人,移动土石方4500万立方米。达摩庄立有纪念警示碑。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永定河只是条害河,其实很不公平。金元以前永定河流域植被非常茂盛,五世纪郦道元《水经注》成书时,出山口段的永定河曾经被称为清泉河。说明那时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永定河水是澄清的。历史上,永定河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沃土曾经立下了丰功伟绩,在泥沙和地壳变动的双重作用下,把北京湾逐渐变成了湖沼密布,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的平原、使北京成了各民族共同向往的一方宝地,逐渐成为我国北方重镇,从金代成为都城,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建城史,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
永定河之所以成为害河,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建设北京城过程中,大量砍伐永定河流域的森林作为建筑材料,永定河流域还是都城木炭和木柴的主要供应地。“西山兀,大都出”,永定河流域的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暴雨和洪水的生成。另外都城周围人口迅速增长,土地过度开垦,给永定河留的空间越来越小,强行改变永定河的本性,把放荡无忌的永定河约束在狭窄的堤坝内,使河床越积越高,成为地上河,增加了永定河的破坏力,把一条造福人类的河流,逐渐变成了洪涝灾害频繁的河流。新中国建立以后,兴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永定河终于恢复了造福人类的天性。
二、古代的永定河水利工程
1、永定河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戾陵堰车厢渠
戾陵堰(又称戾陵遏、刘师堰)和车箱渠是北京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这一工程的最早记载见于五世纪成书的《水经注》:“鲍丘水入潞,通得鲍丘之称矣。高梁水注之,首受水于戾陵堰。”鲍丘水即今温榆河,水即今永定河,它勾画了这一水利工程的走向:经戾陵堰拦截的永定河水,从车箱渠进入高梁河后汇人温榆河,再流人通县境内的潞水。
载于《水经注》中的刘靖碑文,说明了工程的建造经过及其规模。“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侯沛国刘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观源流,乃使帐下督丁鸿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250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其遏表云……时长岸峻固,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依北岸立水门,门广四丈,立水十丈,山水暴戾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至景元三年(262年)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看出戾陵堰始建于嘉平二年,即公元250年,距今已1700多年。这项水利工程由两部分组成:其一在水(即今永定河)上修一道水坝,高约二点五米,长约七十余米,宽约九十米。坝不高但很宽。枯水季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