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南堂上金矿多种金矿化的发现杨昌华 1 , 刘
广南堂上金矿多种金矿化的发现
杨昌华 1 , 刘
星 1 , 罗荣生 2
( 1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昆明 650093; 21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 , 昆明 650051)
摘 要 : 在不到 10 km2 的范围内 , 集中发现了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常见的多种矿化类型 : 微
细粒浸染型金矿 、不整合面上金矿 (大厂层 ) 、基性火山岩金矿 、火山碎屑沉积型金矿 、石英脉 型金矿 、现代河流沉积中的砂金 , 且存在不同的找矿标志 。
关键词 : 多种金矿化 ; 10km2 范围 ; 堂上金矿 ; 广南 云南
中图分类号 : P6181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21885 ( 2006 ) 03 2286 205
堂上金矿位于滇东南广南县境内 ,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 , 是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系列金
矿之一 。该矿由云南省有色地质三 ○六队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发现并进行勘查 , 经过十多年 工作 , 在区内不到 10 km2 的范围内发现了赛鸭 、野猪冲 - 老尖山 、波担山 、安龙山等四个 矿段 , 以及从现代河流的砂金到大厂层金矿的六种金矿化类型 。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汇集了金 三角地区大部分矿化类型 , 显示堂上金矿区优越的成矿环境和找矿条件 。
1 地质背景
堂上金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过渡带 , 夹持在康滇 、越北 、江南三大古
陆之间的金三角地区 , 处于个旧 - 右江盆岭区二级构造单元 (A1 ) 、广南 - 富宁裂陷槽三级
(A1~2 )
构造单元
内文山 - 富宁弧形断裂成矿带之石山背斜东倾没端 。
2 矿床地质
堂上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栖霞组 - 茅口组 ( P1 q + m ) 灰岩 , 分布于石山背斜 核部 。向上依次为上二叠统下部大厂层 ( P2 dc) 硅质岩 、粉砂岩 、凝灰质粉砂岩 ; 中部峨眉 山玄武岩组 ( P2β) , 上部那梭组 - 长兴组 ( P2 n + c) 含凝灰质粉砂岩夹碳质砂岩 。三叠系 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 : 下统罗楼组 ( T1 l) 、龙丈组 ( T1 ln ) 钙质 、粉砂质泥岩仅在大赛村 南 、歪搭 、别力村小面积出露 ; 中统板纳组 ( T2 b) 和兰木组 ( T2 l) 碎屑岩在测区内大面积 出露 (图 1 ) 。晚三叠世开始 , 本区遭受剥蚀 , 缺失侏罗系 、白垩系 。
矿区位于官寨 - 洛里构造带东段北侧 , 石山背斜东倾没端 。石山背斜轴线近东西向展 布, 轴面波状弯曲 , 向北倾斜 , 两端倾没 。其核部为下 、中泥盆统 (未出露地表 ) , 两翼为
收稿日期 : 2006 206 222
作者简介 : 杨昌华 ( 1971 ~) 男 , 贵州黄平人 , 高级工程师 , 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长期从事地质勘查找矿 与管理 。
3期杨昌华等 : 广南堂上金矿多种金矿化的发现287二叠 、三叠系岩
3期
杨昌华等 : 广南堂上金矿多种金矿化的发现
287
二叠 、三叠系岩层组成 。倾角南翼略陡 40 ~60 °; 北翼稍缓 ,
一般
30 ~40 °,
局部
60 ~70 °。
两翼次级褶皱比较发育 ,
轴线大致与主构造线平行 。
图 1 堂上金矿区地质简图
Geo log ica l Ske tch M a p of Tan g shan g A u D epo sit
F ig11
1 第四系 ; 2 兰木组中段 ; 3 兰木组下段 ; 4 板纳组上段 ; 5 板纳组中段 ; 6
板纳组下段 ;
7 龙丈组 ; 8 罗楼组 ; 9 长兴 、那梭组 ; 10 峨眉山玄武岩组 ; 11 大厂层 ; 12 茅口 、栖霞组 ;
13 地层不整合界线 ; 14 实测正断层及编号 ; 15 背斜 ; 16 向斜 ; 17 地层整合界线 ;
18 断层 ; 19 金矿体 ; 20 金矿化带及编号 ; 21 实测逆断层及编号 。
矿区断裂较发育 , 区内已知大小断裂达 20多条 , 据其展布方向可分 N E向 、NW 向 、近
EW 向 、近 SN 向四组 。以 N E向和 EW 向两组规模较大 , 其余两组规模则小 。 断裂大致可分为早 、中 、晚三期 。早期断裂以 NW 向组为主 , 次为 N E向组 , 第三是受
近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