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竞争力:城市与国家同进退.pdf

1899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竞争力:城市与国家同进退.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研究框架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前提 (―)城市收益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城市常常为利益谋求 发展,为效益参与竞争。作为一个比较概念,城市收益状况是个多维综合概念, 包括城市的收益构成、收益规模、收益效率、收益增长速度和增长可持续性。城 市收益构成包括城市货币收益(表现为资金、商品和劳务等)和非货币收益 (城市声誉、地位、形象、城市自然环境质量等)。 城市的收益从宏观综合的角度看,包括总体的货币和非货币化收益。城市 GDP的增长速度决定城市收益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反映城市可用货币表现的 050 第三章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框架Z1 收益状况,它是城市收益最重要的表现,也是城市非货币化收益的基础和重要来 源,对城市的绩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充分的GDP的增长,城市充分就业、 教育、健康、娱乐,甚至城市形象、居民人权等都不可能得到相应改善。城市的 许多非货币表现的收益往往是GDP即货币收益的转化形式。当然,在考虑GDP 及其增长速度对收益状况带来的改善时,还必须考虑成本的投人,当增长带来拥 挤、污染、存货增加,甚至造成福利损失大于收益时,单纯GDP增长反而导致 净收益的下降。 通过外部竞争获得的收益是城市收益的重要构成部分。城市竞争的实质是资 源和市场占有的争夺,具体表现为资金、资源、人才、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等围 绕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不同城市、地区或国家间的流动和转移。反映贸易绩效的 指标应该是一个体系,包括市场占有率、贸易增加值及增长速度等。 由于投资是由对内和对外两部分构成的,因而投资收益表现为两部分:对内 投资收益是内部增长收益构成的一部分;对外投资收益处在增长收益的构成之 外,但它可以反映居民人均GNP或居民实际收人的构成。 对于一个城市,收益效率的高低最好的表达指标应该是人均GDP和地均 GDP,它综合反映城市财富聚集、产业聚集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状况。 城市收益的效益是其单位投人所获得的收益的多少。收益效益的大小最好的 表达指标应该是环境保护指数和能源节约指数综合,其反映生产、交易、协调成 本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程度。 从微观看,城市是产业的聚集,特别是进人工业化社会以来,城市的竞争和 发展主要是通过城市产业来实现的。城市所有企业即产业发展和竞争的收益集合 应该构成城市经济收益的主要部分。产业收益是指城市产业在生产和销售有价值 的产品和服务时所获得的产业增加值收益。城市产业的收益状况则是指城市产业 增加值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效益及其可持续程度。城市产业收益是城市所有 产业内的所有企业价值收益总集合体,我们把它称之为城市产业价值体系,不同 城市,其价值体系状况是不同的,它既是增长和竞争的结果,也是增长和竞争的 条件。 城市经济收益是个看似简单,却实难准确把握的问题,但过分强调城市收益 的准确性是做不到的,因此,应将重点转向实质性相关问题的研究。城市居民收 益表现为其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增长收益表现为城市GDP增长,城市竞争收 051 益表现为城市外贸收益,城市产业价值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现城市收益。城市 (居民)生活质量概念在理论上是完美的,价值体系的概念是具体而形象的, GDP及贸易数据在实际中是充分的,这些概念及指标对定性和定量经济分析是 很有价值的。 (二)城市的价值体系 假定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完全正相关,则决定城市价值的因素和机 制,即为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和机制。城市产业综合竞争力即是城市竞争力。城市 价值收益恒等于创造有价值产品的产业增加值,城市收益有唯一解。城市或者域 市产业竞争属于不完全竞争或追求着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或追求不完全竞 争的条件下,城市的资源环境、区位、企业规模、技术、管理、战略等存在着差 别,因而城市企业提高产业租金的水平不同,降低生产成本及交易成本的程度不 同。因此,城市价值体系水平及变动也不同。 假定城市竞争力动态变化处于渐变状态,每一个城市的产

文档评论(0)

186****83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