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发 章
葫 帆 锦 刀 循
环
飞毛 飞 n,、 飞ι\α
.守卢 ,,,,, r ..1
发动机热力循环各个过程的进行情况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研究发动机的热力循环电
目的在于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而找出改善发动机循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
般规律。
本章重点介绍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EE发油机的理给德哥
由于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十分复杂.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根据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所表
现的特征,将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加以抽象和简化.形成由几个基本热力过程所组成的理论
循环。用理论循环代替复杂的实际循环,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可以用较简单的公式说明影
响发动机性能的某些重要因素甸从而指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方向。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想条件与评定指标
1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想条件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把它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简化,以便作定量分析,其简化条件
如下。
①假设工质为理想气体,工质吸热或放热时的比热容为固定值。
①假设整个循环过程中工质的质量不变,是在闭口系统中作封闭循环‘不考虑进、排
气过程及其流动损失.并忽略漏气的影响。
③假设工质的压缩与膨胀过程均为绝热过程,不考虑缸壁的传热、漏气等热损失和补
燃损失。
④假设工质的燃烧过程为对工质进行的定容或定压加热过程,排出的废气带走热量用
定容放热过程代替。
⑤假设循环过程为可逆过程.不考虑实际循环中存在的摩擦等能量损失。
把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简化为理论循环的条件,必须使之尽可能符合实际循环的特点,特
1 一; 一旦 ι右-,用) 1 严 [1
别是要符合加热过程的特点。
2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评定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
①由燃烧一定量的燃料能够得到尽可能多的功。
②由二定的汽缸工作容积能够得到尽可能多的功。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来衡量和评定的。理论循环热力分析
的重点是研究循环热效率。
(1)循环热效率 1j t
工质所做循环净功W 与循环加热量Ql 之比,说明每循环工质对热量的利用程度,用以
评定循环的经济性。
W Ql-QZ Qz
小百二再715
式中 W 一←一个循环中工质的循环净功, kJ;
Ql 工质在该循环中吸收的热量, kJ;
Qz 一一-工质在该循环中放出的热量, kJ 。
(2 )循环平均压力 ρt
ρt 是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 W. 用以评定发动机的循环做功能力,单位
是 kPa。
W
Pt=Vh
式中 W 一循环所做的功, J;
Vh- 汽缸工作容积. L ,
气M
‘·
二、;发动机的三种理论循环
1.混合加热循环
将工质的燃烧过程假想为由定容加热过程和定压加热过程两部分组成,如图 2-1 所示。
1昆合加热循环由五个过程组成: 1-2 为绝热压缩过程; 2-3 为定容加热过程,加热量为
Q1V; 3-4 为定压加热过程,加热量为 Q)p; 4-5 为绝热膨胀过程; 5-1 为定容放热过程,
放热量为 Q:v , m (kg) 工质吸收的热量为 Ql=Q1V 寸Qlp ,放出的热量为 Qz =Qzv ,循环
的净功为 W=Ql-QZ 。
(1)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