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二章汽车变速系统的电子控制
第一节电控自动变速器 (EAT)
一、概述
1.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193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电控自动变速器 (Electron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缩
写为EAT)应用于轿车,随着电子技术发展,自动变速控制技术发展迅速。EAT正实现一
机多参数多规律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变速器ECU和发动机ECU合并,实现综合控制。发
动机/变速器ECU在处理信号的同时,对变速时发动机的点火时间进行延迟控制,使发动机
输出转矩下降,减少变速冲击,改进变速性能。ECU中同时存储多种换档规律,如最佳经
济性和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EAT为提高传动效率,改善燃油经
济性,普遍采用了带锁止机构的液力变矩器;为减轻质量,缩短动力传递路线,前置发动机
前轮驱动的车辆将变速器与驱动桥结合为一体构成自动驱动桥;为便于使用维修,控制系统
的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为加宽变速范围,缩小传动比间隔,自动变速器正在向多档化发展。
此外,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对无级变速的研究十分活跃,目前无级变速器已开始应用于现代
汽车。
EAT能实现最佳的换档规律,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污染低;换档过程无冲击
和振动,换档动作准确、及时;工作稳定、可靠,能在高低温、大颠簸、冲击振动、强磁
声、电子干扰下正常工作,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交通情况和地理条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
能;取消了离合器,无需频繁换档,操纵方便。但EAT也存在结构复杂、零件精度要求高、
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维修技术复杂,车辆低速行驶时传动效率较手动变速器低等缺点。
2.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1) 按前进档位数分类可分为3速、4速、5速和6速等。新型轿车自动变速器大都
采用4个以上的前进档,设有超速(0/D)档,虽然结构更加复杂,但大大改善了汽车燃油
经济性。
(2) 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前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后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前驱
动自动变速器与后驱动自动变速器组成相同,但在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还装有差速器。前驱
动汽车的发动机有横置和纵置两种,横置发动机的前驱动自动变速器将输入轴和输出轴设置
为两个轴线方式,变矩器和齿轮变速器输人轴布置在上方,输出轴布置在下方,因此变速器
轴向尺寸减小,但增加了变速器的高度,通常将阀板总成布置在变速器的侧面或上方,以保
证汽车有足够的最小离地间隙。纵置发动机的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与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基本相
同,但在后端增加了一个差速器;后驱动自动变速器的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系统的输入轴及输
出轴在同一轴线上,轴向尺寸较大,阀板总成布置在行星齿轮系统下方的油底壳内。
3. 电控自动变速器控制原理
72
ECU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自动
变速器液压油温度等信号确定换档规律,并向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电磁阀将该信号转变为
液压控制信号,阀板中的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控制换档执行机构的动作,实
现自动换档,如图2-1所示。
发动机ECU
图2-1 EAT控制原理
电控自动变速器与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原理比较: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由速控
阀产生的与车速成比例的液压和由节气门阀产生的与节气门开度成比例的液压共同作用于换
档阀,换档阀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工作,实现换档;EAT则在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塞
础上增加了一套电子控制系统,ECU根据节气门开度和车速等信号确定换档时刻,控制执
行元件 (电磁阀等)工作,从而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工作,实现换档。对于EAT,采用节
气门阀主要用于调节油道压力,而不用于控制换档时刻。
4.电控自动变速器变速杆的使用
典型EAT的变速杆如图2-2所示,其功能如下:
P位:停车档。停车锁止机构将变速器输出轴锁止,使驱动轮不能转动,从而防止汽车
移动。同时,换档执行机构将变速器置于空档。
R位:倒档。液压系统倒档油路接通,驱动轮反转,实现
倒档行驶。
N位:空档。行星齿轮系统空转,不输出动力。
D位:前进档。控制系统接通相应的前进档油路,行星齿
轮系统在执行机构的控制下得到相应的传动比。随着行驶条件
的变化,在前进档中自动升、降档,实现自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