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迎观看! 第九章 《聊斋志异》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 1、生平: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受到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但此后却屡试不第。31岁应同乡友人、江苏宝应知县孙蕙之请,做了一年幕僚。从40岁起,在同邑名人毕际有家为塾师。在坐馆授徒期间,一直没有停止科考,但屡考屡败。直到71岁才撤帐回家时,才援例补为岁贡生(被推荐的国子监生员)。四年后病逝。 2、蒲松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经历对他创作《聊斋志异》十分有利,他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愤寓于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生涯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3、著述: 蒲松龄一生著述丰富,除《聊斋志异》外,他还著有诗1000多首,词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其中大多已收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斋佚文辑注》中。 4、《聊斋志异》版本: 现存手稿本仅上半部4卷237篇。 较完整的抄本有乾隆16年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今存最早刻本是乾隆31年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 另有多种注解本和评点本。60年代张友鹤将许多评注本汇为一帙,辑为《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共12卷,491篇。 《聊斋志异》手稿本的保存、流传与被发现充满了传奇色彩。蒲松龄生前极为看重这部手稿,蒲氏后人又立下了“长支传书、次支传像”的约定。于是,手稿由蒲松龄长子蒲若一支世代相传,直到七世孙蒲介入时,因山东闹饥荒,全家携书出走关东,把手稿带到了沈阳。1900年,八世孙蒲英灏又携全家迁居辽宁西丰县。时值沙俄大规模入侵中国东北,兵荒马乱之际,手稿遗失了。半个世纪后,这部珍贵的手稿在西丰县一农户家中意外地被发现。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一、《聊斋》创作意图 《聊斋自序》: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聊斋》的创作意图就是要通过“志异”来抒写“孤愤”。为的是既便于避免触犯清朝的文网,也便于突破现实生活的忌讳,可以自由抒发嬉笑怒骂的情感。 二、《聊斋》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官绅批判小说:揭露社会黑暗,鞭挞贪官污吏、势豪劣绅的罪恶行径,表现被压迫者的反抗——最富现实意义、最具思想价值的作品 重要作品有: 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如《席方平》(写席方平在阴间为父伸冤的故事);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如《促织》 (以明代宣德皇帝喜爱斗蟋蟀为背景,反映统治者的享乐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的) ; 借梦境揭露官吏的,如《梦狼》(通过一位老翁的梦,深刻揭露现实中的贪官蠹役都是吃人血肉的虎狼。叙述完故事,作者写道:“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明白地告诉人们,他梦里的虎狼,就是现实中的官吏)。 (二)科举批判小说: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最能体现其“孤愤”之书特色的作品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流弊越来越明显,明末清初,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病,成为一股进步的思潮。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文学家,都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蒲松龄的批判不及后来吴敬梓全面、彻底和深刻,但他是清代第一个以小说的形式来批判科举制的作家,而且笔锋相当犀利和尖锐。 1、考场黑暗,贿赂公行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考弊司司主虚肚鬼王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髀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厚者可以免割。可是考弊司堂上悬挂的楹联,写的却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考官昏聩,贤愚不辨 《司文郎》写前朝的一个文章大家,含冤而死后阴魂不散,幻化成一个盲僧,能以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儋州市雅星镇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2024.docx VIP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docx VIP
-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docx VIP
- (高清版)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pdf VIP
- 公司预算管理制度京东集团.docx VIP
- 2024福建南平武夷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论李碧华小说的饮食书写.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大班社会语言活动《认识少数民族》.pptx VIP
- 小学教师(XXX) 师德师风档案模板.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3665-2020 规模猪场异位发酵床操作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