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VIP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 形状:两级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 大小: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经纬网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 半圆 圆形(两极成点) 长度 一样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纬线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数量 无数条 线圈间关系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 平行,除了两极点 经纬线的关系 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互垂直,且只有一个交点。 (除两极点) 经度 纬度 定义 给每一条经线标注度数 给每一条纬线标注度数 标注起点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赤道( 0°纬线) 度数划分 本初子午线以西 ( W)以东(E) 赤道以北( N)以南( S) 主要的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 赤道,回归线( 23.5°)极圈( 66.5°) 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 20° W 和 160° E) 南北 (赤道) 特殊线 东经 +西经 =180°为经线圈 0° —30°低纬度、 30°— 60°中纬度、 60°— 90°高纬度 度数范围 0° --180° 0° --90° W W E E 180 二.地图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1. 方向: a.一般表示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90S b.指向标表示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 c.经纬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2. 比例尺: a 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b 表示形式:数字式: 1: 1000000 文字式: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 千米。 线段式: c 大小比较: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3. 图例: 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例如:铁路 山峰 运河 等。 1 注记: 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例如:北京,喜马拉雅山脉, 8843 米等。 4. 海拔: 以海平面为基准点,地面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球上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北温带,小部分热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4 个省(自西向东云,桂,粤,台) ---------- 导致冬季南北温差大,为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的国家 . 2. 我国领土四端点: 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53° N)。 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 N)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35° E)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73°E) 3. 我国陆上疆界 长 22000 多千米, 海岸线 长 18000 多千米。 临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 4. 中国的 陆上邻国 :14 个, 隔海相望 的国家: 6 个 5.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 34 个)、简称、行政中心,见课本 6. 人口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人口的地理界线 :黑河—腾冲(胡焕庸) 7.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地势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中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三级阶梯分界 阶梯名称 平均海拔(米)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 米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分界线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 米 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 盆地:准噶尔,塔里木,四川 分界线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 丘陵:东南,辽东,山东 a 东西走向: 最北:天山 —阴山 中:昆仑山 —秦岭 最南:南岭 b 东北 — 西南: 最西:大兴 —太行 —巫山 —雪峰山 中间:长白 —武夷山 最东:台湾 c 西北 —东南: 阿尔泰,祁连 d 南北:横断 e 弧形:喜马拉雅 2.气候:气温和降水: ( 1)气温 分布特点: a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北越冷 ---纬度位置(最冷:漠河) b 夏季:全国高温,除 青藏高原 (原因:海拔高,海拔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 2)降水 分布特点: a 空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位置 b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夏季风 气候特征: a 季风气候显著 b 大陆性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 d 雨热同期。 气候分界线: a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