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学新形式,推开诗词鉴赏这扇窗.docVIP

创造教学新形式,推开诗词鉴赏这扇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创造教学新形式,推开诗词鉴赏这扇窗   摘要: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学习它们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每年的高考语文卷中也有考察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试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非常重视诗词鉴赏的教学。而诗词鉴赏教学现状是很多学生虽然喜欢诗词但不太爱上诗词鉴赏课。因此,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教学新形式,与学生一起推开诗词鉴赏这扇窗,让他们尽享诗林词苑的芬芳。   关键词:创新;教学形式;诗词鉴赏   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诗词教学,从课改后语文教材的编写可见一斑。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必修五本教材中共选诗词26篇,另外开设《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两门选修课。一方面,摆在学生面前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另一方面学生一上诗词鉴赏课就头疼,一做诗词鉴赏题就发懵。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让学生成功迈过诗词鉴赏这道坎呢?笔者尝试了几种别样的诗词鉴赏教学形式。   一、“歌”以咏志形式   创设情境、配乐吟唱的形式非常适用于词的鉴赏教学。词又叫“曲子词”,有着错落的美,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今天“歌词”的特点。音乐可以引发人类共同的情感,动情的音乐可以引发学生对词的意境、画面的无限遐想……   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让学生读词唱词,品味词的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鉴词的兴趣。又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我引用了流行音乐的因素来解读这首词。《雨霖铃》是一首关于“别离”的绝唱,词中传达的那份忧伤好似烙在了我们的灵魂上。周杰伦用歌曲的方式重新演绎了那个黄昏:“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你听不出来,风声不存在,是我在感慨,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这种怀旧的温婉的歌曲一下子俘获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好像回到了千年之前的那个充满羁旅离愁的秋天黄昏:冷冷的长亭、悠悠的江水、凄凄的蝉鸣、瑟瑟的秋风……   二、比“诗”较“词”方式   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学生既可以感受到一个作家不同历史时期诗作内容、情感、词风等各方面的变化,还可以学习到同类题材诗词的不同表达技巧。   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就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从这两首词中花的意象的变化来看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以及人生轨迹。经过比较发现,《醉花阴》中的“花”是憔悴、忧伤的,词中流露出来的是不尽的忧思和难以排解的闲愁,体现的是一个闺中人对夫妇离别相思之苦的情感体验;《声声慢》中“花”是残败和凋零的,词中流露的是词人南渡后孤身飘零的凄惨与悲伤,体现的是在国破、家亡、夫死的生活境遇中词人残破的心灵和凄厉的哀愁。   再如,毛泽东和陆游都写过《卜算子?咏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形象、思想感情、境界上比较这两首词的不同:形象上,毛泽东所写的梅傲雪俊俏、积极乐观,陆游的则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思想感情上,毛泽东写的词乐观向上、充满自信,而陆游的则是低沉孤高、悲观消沉;境界上,毛泽东写的词气势恢弘、博大高远,而陆游的则是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三、咬文“辩”字形式   辩论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最适合于推敲诗词中的字。古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我们要通过辩论的形式辩明用此字而不用彼字之理。其实,“炼字”也是高考诗词鉴赏题中的常见题型。因此,我从近年高考诗词鉴赏题中选取部分考题作为辩题预先告诉学生,让他们课下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动脑思考,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辩论,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真理愈辩愈明,在激烈的辩论赛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体性得以充分展现,同时,某一字在某句中是否可以替换、优劣好坏、恰当与否也就自然分明了。   比如湖北高考卷曾出过王湾《次北固山下》,问:“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以此为辩题,学生准备充分,赛场上唇枪舌剑,气氛热烈。经过辩论,学生认识到“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在视野上产生了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四、拓诗变文形式   诗词是浓缩的艺术,要使学生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补充和领悟,就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将抒情诗改写成散文,这种将叙事诗改写成剧本形式的古诗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的机会,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如《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教师可以将这首诗改写成抒情散文,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那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而邈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